【本報台北訊】醫美診所屢傳麻醉意外,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通過臨時提案,認為診所缺少麻醉科醫師,使患者手術風險增加,要求衛福部辦理心臟外科、移植外科、重症等醫師,接受麻醉科專業訓練後執行麻醉業務,以彌補人力。對此,麻醉醫學會強烈反對,認為此舉踐踏且否定麻醉專業,開醫療倒車;衛福部承諾將研議此案的可行性。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召委蘇清泉表示,麻醉科醫師人力不足,連台大體系的麻醉醫師都出缺,基層診所麻醉科醫師人力荒更為嚴重,許多診所只能讓專科護理師協助麻醉,若不解決問題,恐危急病患麻醉安全。
蘇清泉說,麻醉醫師召募情況不佳,麻醉醫學會仍嚴格管制源頭,每年僅召募「個位數」麻醉醫師,儼然是保護既得利益者的行為,此次提案盼藉由訓練其他專科醫師,經訓練後,也能執行半身麻醉、舒眠麻醉等,解決人力不足問題,但重大手術仍交由麻醉專科醫師處理,六日會邀集各單位討論。
學會稱麻醉人力足 指控假議題
麻醉醫學會理事長余黃平說,提案踐踏麻醉專業,麻醉不是睡一覺就好,麻醉專科需經歷四年訓練,非其他專科訓練幾小時就可取代,台灣目前麻醉科醫師人力並無不足,此舉反而是把醫美亂象歸咎到麻醉人力,不僅是假議題,也突顯不重視麻醉安全。
台北榮總移植外科主治醫師林釀呈說,移植外科、心臟外科手術不可能在診所進行,且麻醉專科是衛福部部定專科,若要開放非麻醉專科執行麻醉,形同質疑專科醫師訓練的定義。他認為,即使未來開放非麻醉科醫師執行麻醉,也要在麻醉醫師督導下執行。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尊重委員提案權,將邀集相關單位研議,但去年醫美診所發生的麻醉意外,是患者施打不需要麻醉的醫美電波卻採取麻醉,診所未額外聘僱麻醉科醫師執行業務,此案直接認定人力不足導致意外已搞錯因果。
醫師直赴醫美 醫學中心難留人
至於醫美診所自費項目多,吸引許多年輕醫師尚未完成專科醫師訓練,畢業後僅完成一般醫學訓練(PGY),直接赴診所任職。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說,近年連台大醫學院畢業學生都出現此情況,醫學中心愈來愈難留人,醫界將其戲稱為「直美」現象,他憂心未來台灣醫療將面臨「看得到病、卻救不了命」的困境。
日前一名四十多歲女子醫美「舒眠麻醉」後不治身亡,林靜儀昨指出,麻醉本就有風險,未來擬將要求不可使用「舒眠」等軟性、模糊字眼,讓民眾降低戒心甚至忽略麻醉風險。麻醉屬於侵入行為、有其風險,經與醫事司討論認為「舒眠」這種名詞,會讓民眾忽略麻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