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陸上保護區 緩解物種滅絕 編譯/韋士塔 |2024.12.28 語音朗讀 42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保育人士致力拯救稀有的動植物。圖/新華社許多物種的數量日益減少。圖/美聯社擴大保護區有助抑制物種滅絕。圖/新華社科學家正在確認保護區,避免物種滅絕。圖/新華社設置禁獵區能保護野生動物。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動物保護主義者和研究人員的分析指出,只要能將全球現有的陸上保護區擴大1.2%,就有望阻止多數瀕臨絕種動植物的滅絕,緩解全球生物多樣性滅絕危機。地球誕生近5.5億年來,已歷經5次物種大滅絕;專家示警,隨著人類活動導致生物生存環境遭破壞、自然資源過度開發、汙染和地球暖化,地球正面臨第6次物種大滅絕。由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指出,擴大保護區範圍,是未來保護行動的明確方向。根據專家評估,全球各地共有1萬6825個地點有待保護,且必須在未來5年內採取行動,以拯救數千種稀有物種。科學家指出,地球上許多物種已瀕臨滅絕,除了棲息範圍不大,族群數量也不斷下滑。非政府組織RESOLVE的高級生物多樣性專家迪納斯坦(Eric Dinerstein)博士在《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Science)期刊發表的報告指出,在2018年至2023年間,全球已新增120萬平方公里的保護土地,這表明各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努力不斷增強。然而,這些新保護區的有效性已引發質疑。研究人員認為,這些保護區僅覆蓋瀕危物種棲息地的一小部分,約11萬平方公里。因此,要提升保育效率,有效分配資源,選擇正確的地點才是關鍵。為了更清晰地了解全球生物多樣性狀況,研究團隊運用大量生物多樣性數據,繪製詳細地圖。他們使用衛星影像技術確定了稀有和瀕危物種棲息地,將這些資訊與現有保護區的地圖相結合,據此標示出尚未受到保護的生物多樣性熱點,成為各國保護工作的重要參考工具。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應該要優先列入保護區的地點中,有將近4成靠近現有的保護區,要納入現有保護體系相對容易;研究人員據此推斷,只要把現有的陸上保護區擴大約1.2%,就有望阻止第6次大規模生物滅絕。RESOLVE的企業發展經理李伊(Andy Lee)指出,這些地點不僅是生態系統的關鍵,也是數千種受威脅物種的家園,包括某些哺乳動物及鳥類。這些生物迫切需要完整的棲息地以繁衍和覓食,但資金短缺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迪納斯坦博士估計,要充分保護這些關鍵地區,未來5年每年需投入340億美元(約新台幣1.1兆元);這個數字看似龐大,但迪納斯坦強調:「這個金額僅相當於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0.2%,若以生物滅絕的巨大代價來衡量,這些資金微不足道。」迪納斯坦博士呼籲全球各地的政府、非政府組織和科研機構攜手合作,確保這些珍稀物種的存續。他指出,精確的規畫和有效的資源配置,才能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從而減緩乃至扭轉生物滅絕的趨勢;以此次研究的結果來看,僅需擴大1.2%保護區就能產生重大效果,這表示未來的保護工作不僅須注重數量上的擴張,而且要在品質方面持續提升和優化,以確保生物多樣性能夠得到真正的保護。 前一篇文章 新濾水器設計靈感 來自鬼蝠魟 下一篇文章 富含植物性食物 具抗發炎特性 有益人體 傳統沖繩飲食 藏延壽祕密 熱門新聞 01【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2【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03【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2025.06.2806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7新義工發心服務 佛光緣美術館授證 2025.06.2808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95月為佛教傳統文化月 加拿大密市宣布2025.06.2810新北市府宗教諮詢委員 金光明寺獲聘2025.06.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柔韌、可分解 還能食用 真菌活纖維 合成材料取代塑膠新型水凝膠 從空氣收集飲用水材料銀行 賦予回收建材新生命研發「鈣鈦礦」電池 輕巧且耐用10年 日本新技術 把城市變太陽能農場 作者其他文章柔韌、可分解 還能食用 真菌活纖維 合成材料取代塑膠新型水凝膠 從空氣收集飲用水材料銀行 賦予回收建材新生命研發「鈣鈦礦」電池 輕巧且耐用10年 日本新技術 把城市變太陽能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