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人物圖譜》朱仝

吳桃源/文‧ 陳洪綬/圖 |2008.07.14
2108觀看次
字級

看朱仝背著一孩童玩耍,即知此故事出自《水滸》第五十一回「美髯公誤失小衙內」。「美髯公」即朱仝的外號,從其外貌如關雲長模樣來看,顯然《水滸》作者是以關公的標準來打造朱仝,可是觀其事蹟,卻又悲慘有餘,壯烈不足,倒是「忠厚」的性格還頗堪玩味。

朱仝的身分是山東濟州鄆城縣的巡捕都頭,可是卻有三次私放人犯的紀錄。第一次是私放晁蓋,即搶劫生辰綱的要犯;第二次是宋江,因其殺了閻婆惜;第三次則是自己的同事雷橫,因其劈死了白秀英。如此看來,朱仝已是嚴重失職的巡捕隊長。可是為什麼很多人還是同情他的處境,認為罪不在他?

放晁蓋那一回,因「他是天下聞名的義士好漢」、「平生仗義←財」,故人人均要投奔於他,可以想像《水滸》作者有意要讓朱仝放走這樣一位地方上的大善人(第十八回)。

而放宋江那一回,除了宋江與晁蓋濟弱扶傾的性格相當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鄆城知縣與宋江最好,一心要救宋江,朱仝怎能例外呢?自然也就有了「義釋宋公明」的情節(第二十二回)。

至於放走雷橫,更是理所當然。以朱仝與雷橫同事多年的交情,又想著雷橫老母無人奉養,遂發出善心願代雷橫受過,刺配滄州。如此情義,令人感動之餘,也讓朱仝的人格特質完全定型(第五十一回)。

可惜《水滸》作者為收攬朱仝上山,竟然安排了一條毒計,叫已上梁山的雷橫騙出朱仝,而當時朱仝正攜知府小兒子觀賞河燈,雷橫見了朱仝,由吳用點明來意,欲說朱仝上山。朱仝一聽,馬上拒絕,理由是:為了雷橫已是有案在身,將來服刑期滿還可復為良民,為何要上山入夥?

吳用聽了,亦未勉強。等朱仝發現知府小兒子不見時,雷橫在旁雖假意搜尋,其實已遭李逵(梁山「黑旋風」)毒手,死狀奇慘,頭竟被劈成兩半。

這樣一條逼上梁山的歹計顯然是針對忠厚的朱仝而設計。可是如此一來,不僅與《水滸傳》的原意「上梁山的好漢多為官府所逼」不符,也使梁山好漢之名一再受人質疑。再看吳用、李逵、雷橫三人為引朱仝入夥,竟將一位無冤無仇的稚齡孩童斧劈致死,這難道是號稱「仗義←財」的晁蓋、宋江所樂見的事?果真如此,朱仝之前還為此理由私放二人,豈不更見梁山頭領的虛偽?而「忠厚」如朱仝者難道還要上梁山,跟隨這些偽善者,繼續傷害無辜百姓?

顯然《水滸》作者為了凸顯朱仝的忠厚,以如此毒辣之計陷害了朱仝,可是卻未料到反彈的力道竟傷害了整體梁山的形象。這樣的例子,其實在賺取秦明與盧俊義上山入夥之事上亦可看出,前者為了一個秦明,殺害無數百姓並燒毀房舍(第三十四回),後者則導致盧俊義家破人亡(第六十二回),都是重創梁山形象的戲碼。

雖然朱仝上山是遭到梁山集團的陷害,可是他在追隨宋江征方臘時,卻還擔任正將,並且全身而退,成為最後受封的二十七員將領之一,這或許是一百二十回的《水滸》作者特別回應他的厚道吧! 

看畫家陳洪綬的圖,顯然亦肯定朱仝忠厚的一面,特以小衙內在其背上玩著搏浪鼓的父子情深圖,為《水滸》人物留下少見殺伐之氣的溫馨畫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