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1∼2次肌力訓練 消除內臟脂肪

 |2024.12.26
364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腹部脂肪不只和肥胖有關,對健康更是影響深遠。專家表示,腹部脂肪也可以稱為內臟脂肪,是一種位於腹壁深處並圍繞器官的體內脂肪。適量的內臟脂肪對健康是有益的,並且有助於保護器官。然而,過多的內臟脂肪對健康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例如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

內臟脂肪過多有哪些跡象?專家指出,腹部逐漸隆起是內臟脂肪最明顯徵兆,但這也可能表示是皮下脂肪。皮下脂肪是儲存在皮膚下方的脂肪,這類脂肪是可以用手指捏起來的。內臟脂肪則不同,內臟脂肪位於腹部肌肉後方,圍繞著胃、肝臟、腸道和其他器官。

專家表示,想減少內臟脂肪首先要改變久坐的習慣,另外,運動能促進脂肪代謝並調節胰島素濃度,幫助身體更有效地燃燒儲存的脂肪;但由於內臟脂肪深埋在體內深處,因此燃燒內臟脂肪需要針對性的運動策略:

1.從小處著手,若是剛開始進行規律運動的人,可以從喜歡的活動開始,像是散步、跳舞或瑜伽,每次10∼15分鐘。或者,選擇走樓梯而不是搭電梯、停車停遠一點,增加一天的步數。

2.找同伴一起,專家表示,養成習慣的最佳方式是每天重複,直到它變得像刷牙一樣正常。因此,和朋友一起合作,可以讓運動習慣更容易堅持下去。

3.設定計時器提醒,每30∼60分鐘起身伸展或走動幾分鐘,這樣可以打斷長時間的坐著,並幫助促進血液循環和肌肉活動。

4.肌力訓練和有氧運動,肌力訓練是抵抗內臟脂肪最佳方式之一,目標是每周進行1∼2次肌力訓練,專注於主要肌群,以增強力量。

不過,肌力訓練並不是燃燒內臟脂肪的唯一方法。有研究發現,每周3次有氧運動或間歇運動也能有效減少腹部脂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