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支架是什麼?

文/DV  |2024.12.18
322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DV 

現代人因為心血管的疾病增多,裝心臟支架似乎不再是新鮮事,但是你可知道心臟支架到底是什麼東西嗎?治療效果有多好嗎?我們來看看!

你已經知道心臟支架是一種針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方式,就是在動脈裡放置導管、支架,把血管撐開,避免血管變狹窄。

心臟支架 3大類型



那麼它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可以放在身體裡呢?基本上心臟支架分為主要3種不同類型,包括金屬支架、藥物釋放支架與生物可吸收支架。

最傳統的「裸金屬支架」,通常是不銹鋼、鈦合金或鈦鋼合金所製成。聽起來就非常堅固,足以支撐血管,避免再次閉塞。但是畢竟是外來物,容易吸附血小板,造成支架內血栓,因此患者必須長期用抗凝血劑,來預防血栓的形成。

如果在植入金屬支架後,在合金支架塗上特殊藥物,屬於「塗藥支架」。但是支架植入後,藥物會緩慢釋放到血管壁上,但血管再狹窄問題,可從原本的20%降至3%~8%,所以風險還在,因此也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血劑。

前兩種都是植入金屬支架,多少都可能造成心血管潛在的傷害與負擔,於是有了最新型的支架,是一種經由微創手術置入的「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會讓動脈管徑大小定型,並且緩慢釋放出防止細胞與組織增生的藥物,降低血管再狹窄率。而且支架在3年內便逐漸被人體自然代謝分解吸收,若未來再度發生狹窄需要治療時,比較不會受限於結構問題。

日新月異 仍有風險



基本上金屬支架屬於永久使用、無法更換型,如果血管在安裝支架後,出現再狹窄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再放置支架,或進行較複雜的繞道手術了。

無論哪種類型的心臟支架,都是侵入性治療,即使致死率低,都還是有一定風險;近年興起的「EECP體外反搏」治療,則屬於非侵入性治療,致死風險相對較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