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雋婷
當年,一放完產假,我便立刻返回職場。每天清早,天剛亮,看著嬰孩終於在無法睡過夜的折騰下,安然睡著,我拖著疲憊倦容,奔赴另一戰場。
上班時,只要遇有空檔,便看著兩個月大的女兒相片,為了給她充足的母乳,我選擇不退奶持續保存得之不易的愛。等她上了小學,身為職業婦女的我,改為接送孩子去補習班,待回到舒適的家,戰事仍未歇,還得緊盯子女作業、打掃家務,正是職業婦女的日常。
「我行的!關關難過關關過!」「我想躺平!放空!」「真覺得對不起孩子們!忽略了他的需求。」「別來煩我,沒看到我很累嗎?」天人交戰之中,時而堅強、時而頹喪,日積月累下,發現自己有「微憂鬱」症狀。每天早上無精打采,無故心情低落,找不到原因,甚至懷疑是不是更年期到了?試著找到緩解微憂鬱症狀的方法,不見得需要找身心科醫生或是吃助眠藥入睡。
往往責任感重,做事講求積極有效率的職業婦女,蠟燭整支燃燒,便開始渾身不對勁。試著「丟掉行事曆」,放慢腳步,給自己「一杯熱茶」時間,像是無咖啡因的菊花茶或決明子茶,大約十到十五分鐘的冥想、打坐,調整呼吸,集中注意力,專注「放鬆」,藉由音樂去除心中雜念。
剛開始可能很難做到,隨著練習次數增加,可擺脫負面想法。培養運動習慣,不見得要參加課程或是找人陪伴,簡單的超慢跑,或原地伸展、深蹲,搭配有氧音樂律動,分泌快樂激素,增強體能。學會「躺平」技巧,絕不是擺爛什麼都不做。上班期間,若有其他同事能支持或傾聽,要把職場上的「苦難」表達出來;下了班,千萬別把工作帶回家,因為你將另闢「家庭」場。不管是你覺得勞力的家務或是勞心的親子關係,都要懂得開口讓家人們一起分擔。
微憂日記人人皆有一本,要懂得察覺、轉移與釋放。生活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心有千千萬萬結,別往死胡同裡鑽。從安親班接孩子回家時,不妨抬頭看看那夕陽調製的星空氣泡,好似蝶豆花擠入檸檬沙瓦,趕走暑意!拋去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