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冷氣團接力,昨日清晨最低溫9.8℃,中央氣象署持續發出低溫特報,本周開始,冷空氣一波接一波襲來。萬芳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林樹基表示,溫度驟降,醫院急診室湧現患者,以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多,包括心絞痛、急性腦中風、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等,高齡長輩及患有慢性病的族群要特別加強保暖。
林樹基指出,寒風刺骨,低溫及過大溫差容易誘發急性心血管疾病,因為冷空氣刺激血管內的平滑肌收縮,促使血壓升高。
如果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千萬別忽視。先停下手邊事情,觀察3分鐘,休息後仍感覺不適,應盡速就醫診治,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林樹基提醒,有運動習慣的人,或是作息早起的長輩,遇到寒流來襲,應該忍住出門的欲望,或是避開清晨及日夜交替的時段。剛起床的時候,千萬別急著下床,要讓身體慢慢適應溫度變化;突然離開溫暖的被窩,溫差過大易頭暈。
「保暖」是冬天保健養生守則,要配戴帽子、口罩、手套、襪子、圍巾等,還要顧到腳底。林樹基強調,除了禦寒衣物,水分也要攝取足夠,別以為夏天才要補水,冬天缺水更危險!當體內水分流失時,血液黏稠度跟著變高,中風及心肌梗塞風險上升。
冬天的飲水量可以較夏天少一些,建議大約為1500∼2000cc;有些頻尿問題的長輩不愛喝水,林樹基說,中老年人要小心不覺得口渴的「隱性脫水」,適時補充溫開水,暖身亦可避免血液變得黏稠、增加腦中風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