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洞人 東亞最早準現代人 |2024.12.10 語音朗讀 63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在華龍洞遺址陳列館,展示的出土石製品。圖/新華社遊客6日在安徽省,參觀池州市東至縣的華龍洞遺址。圖/新華社華龍洞6號頭骨復原過程(左至右),分別為出土狀態、虛擬復原及復原後頭像。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華龍洞遺址發現於1988年底,迄今共進行4次發掘。其中,考古團隊於2015年發掘出一顆完整直立人頭骨化石,世所罕見、震驚中外。8日在華龍洞遺址考古發掘成果發布會上,聯合考古發掘隊發布華龍洞遺址考古的重大進展,提出華龍洞人是東亞地區向智人(現代人)演化的最早古人類。最新一次發掘出土11件古人類化石,其中包括1件保存完整的足部跖骨、40餘件石製品、大量哺乳動物化石及3種爬行類化石等。新華社報導,來自9個國家的100多位考古學家和古人類學者,6至8日共同探討華龍洞遺址和東亞地區現代智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杰發布研討會成果,提出華龍洞人是東亞地區向智人演化的最早古人類。2015年出土的頭骨化石被證實屬於直立人,是迄今為止在大陸發現唯一同時保存有完整面部和下頜骨的千葉期人類化石,並根據遺址發現所在地安徽省東至縣,被命名為「東至人」。後研究人員對頭骨進行面容復原,呈現出年輕女性形象,故「東至人」又被稱為「東至姑娘」。分析臉和下頜部發現標誌性特徵公開資料顯示,考古團隊透過放射性定年法、動物群組成分析及地層對比等多種方法的綜合研究,聯合考古發掘隊確定華龍洞古人類生存時間為距今約30萬年,體質特徵位於直立人和現代人之間,在演化上屬於古老型智人。根據此次研討會公布的資訊,華龍洞人是迄今東亞地區呈現出智人(現代人)特徵最多、年代最早的從古老型人類向智人過渡的古人類。華龍洞人的面部和下頜部已經開始向智人演化,面部扁平、眼眶較高、頭骨纖細化、出現下巴雛形的智人標誌性特徵。如今,在距離發掘現場1公里左右的華龍洞遺址陳列館裡,這個古人類頭骨化石複製品放在展櫃裡供遊客參觀,黃色的膠結物包裹著頭骨,暴露出來幾乎完整的眼眶、大部分額骨和部分面骨,向世人展現30萬年前長江流域古人類的頭骨演化狀態。此外,華龍洞遺址是繼北京周口店遺址之後,在大陸發現的同時包含有豐富人類化石和石製品等人類活動證據的重要古人類遺址,為探討東亞地區現代人的演化提供重要材料。 前一篇文章 自動洗澡機 15分鐘洗滌身心加烘乾 下一篇文章 【看人間】ICC司法行動 國際正義轉捩點?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走過康橋2025.09.1103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32025.09.1105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2025.09.1106【小品人間】寧靜海2025.09.1107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2025.09.1108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9全球最長航線將開通 至少飛26小時2025.09.1110牽動數代玩家青春 瑪利歐迎40歲2025.09.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海岸橘子皮 竟是珍稀瀕危海星陸首位機器人博士生 赴上海戲劇學院報到電車司機世錦賽 考驗駕駛技術貓見心愛玩偶掛衣架 急伸爪救援傳奇賽馬春麗過世 113連敗圈粉無數全球最長航線將開通 至少飛26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