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鐘聲】 友情的理想模樣

文/李胤霆 |2024.12.09
216觀看次
字級

文/李胤霆

我的學生年齡多數介於十至十四歲間,這個年紀的孩子言行十分容易受到同儕影響,且他們的情緒起伏往往也跟同儕的互動緊密相關,因此無論課堂間或課餘時光,我都會設法和他們討論該如何建立穩固的友情,抑或是該如何面對友誼的得失。

有一次,一個孩子為了不明所以失去的情誼流淚,其他人圍著他幫忙打抱不平,他愈聽愈難以釋懷,無法接受為什麼自己要被這樣惡待。於是,我跟這群孩子分享杜甫的遭遇。

杜甫出身世家,自幼接受良好教育,懷著經世濟民的遠大抱負參加科舉考試,不幸遇上奸相李林甫為扶持自身人馬,將一眾考生打落榜單的荒唐事。杜甫困在長安,原想著或憑祖輩交情,或憑投遞自身文章,興許能求得一官半職,卻四處碰壁,終究沒有得到任何機會。

生活困頓得時常飢寒交迫的杜甫,寫下〈貧交行〉:「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表述有些人與他人結交,在翻手覆手的短時間內,一下如雲聚合,一下又如雨四散,簡直變幻莫測,可嘆當時這樣薄情寡義的勢利之人,多到數都數不清;而像管仲和鮑叔牙那般貧富不移的君子之交,反被視如糞土,不屑一顧。

〈貧交行〉僅四句,但藉今昔的巨大差異,傳遞杜甫飽嘗人間冷暖的濃重抑鬱及憤慨。「翻雲覆雨」此後也被拿來形容人的態度反覆無常,或是善於玩弄手段。

知曉連大詩人杜甫也曾嘲諷過人間情分,本兀自傷懷的孩子抹了抹眼淚,好似獲得一絲安慰,又抽噎問道:「那管仲和鮑叔牙是什麼交情?」我只好再解釋兩人的情誼。

根據《史記‧管晏列傳》記載,管仲和鮑叔牙從小相識,是知交好友。長大後,管仲邀鮑叔牙一起做生意,因為管仲較窮困,富裕的鮑叔牙出了比較多的本錢;獲利後,管仲將多數盈餘納為己有,但鮑叔牙體諒管仲還有老母要奉養的困窘,並不因此認為他貪財。

另外,管仲曾經幫鮑叔牙辦事卻搞砸了,鮑叔牙未曾斥責他;管仲三次做官三度被免職時,鮑叔牙更不覺得他無才,反寬慰他只是沒有遇上好時機;而當管仲三次作戰皆戰敗逃跑,鮑叔牙也不認為他膽小,還幫忙解釋說,管仲因為要照顧老母親才逃,其實是個孝子啊!甚至管仲原本扶持的公子糾失勢,他卻沒有跟著殉節,鮑叔牙也知曉他乃胸懷天下、不拘小節,未曾視他為忝不知恥的人。

因此,管仲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讚歎鮑叔牙是他此生知己。

日後,管仲經鮑叔牙推薦,化解他和齊桓公的一箭之仇並拜為宰相,協助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然而當管仲病重,齊桓公詢問可否找回鮑叔牙擔任宰相,管仲竟一口否定,旁人為此向鮑叔牙編派管仲無情無義,鮑叔牙卻笑著回說,那是因為管仲知道他不適合也不喜為官啊!

管仲與鮑叔牙相知相惜,是成語「管鮑之交」的由來,用以比喻深厚的友情。聽完故事,孩子們很快領悟,管仲和鮑叔牙理解彼此、珍惜對方的付出,是他們能一生保有這分友情的關鍵。不猜疑、願理解、能珍視,正是友情最理想的模樣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