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民眾會尋求懂得藥草的「仙ㄟ」協助,服用的是「藥湯」,幾種「草」加水煎煮飲用就能治病,真是奇蹟!現在的人生活忙碌,早上服用的湯藥,就寢前就煮好,方便在出門前服食,像這樣的隔夜中藥湯劑有其必要性,但也有缺點是必需克服的。
中藥湯劑除中暑用藥外,大多建議「燒燒飲」,沒有喝完的湯藥,下次服用前需再加熱才能飲用;但再次的加熱會使湯藥的揮發油成分更為減少,所以可能的話,儘量服用前再煎煮。
近年市面上出現「打開外包裝就可飲用」方便型的隨身包中藥,這些產品的保存方式、服用方法都有說明,確實增加不少中藥湯劑的方便性。如果有喝隔夜湯藥的需求時,建議要注意保存的方式,避免污染、變質,尤其夏季溫度高,需留意是否「臭酸」、變味或異常混濁的問題。
中藥湯劑如在保存的過程中,有遭受污染、變質的可能時,就必須要拋棄,不得再使用;隔夜也有可能使湯藥的療效下降。但是在安全、衛生上合乎標準下,隔夜的中藥湯劑應該是可以使用的,如有疑問可向藥師諮詢。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