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思維
01.
柔道女王連珍羚2021年征戰東京奧運卻止步首輪,跌破眾人眼鏡,也讓她陷入低潮。不輕言放棄的她,從跌落低谷向外看,並努力地向上爬升。2023年她重拾自信捲土再來,在杭州亞運一路奮戰,最終在女子57公斤級賽事中奪下金牌,獲得全國掌聲。連珍羚說:
「一個成熟的選手,不論比賽的結果,都要勇敢面對,因為這就是勝負的世界。」
02.
胡昕出生7個月大就確診肝癌,從生命一開始就活在死亡的邊緣,她童年唯一的娛樂,是聽故事和閱讀繪本。因閱讀陪伴她熬過病痛的煎熬,她也從閱讀中找到生命的希望,國小、國中,乃至高中、大學都不忘保持閱讀。2021年她選擇至宜蘭蓬萊國小擔任老師,持續推廣閱讀的美好。胡昕認為:
「人有死亡離開的一天,但只要曾經努力堅強的活過,一天就是100年。」
03.
音樂家尤虹文先後在哈佛大學經濟系、茱莉亞音樂學院獲得碩士學位,但正當學業邁向巔峰之際,她卻深陷憂鬱症的漩渦裡;在心理諮商的協助下,慢慢找回自我覺察的能力、走出陰霾。她了解心靈一旦受傷,都會在身體留下印痕,如果沒有好好撫平,日後將會感受到負能量的反撲。尤虹文認為:
「好好撫傷、顧好自己,才能繼續向前。」
04.
丹麥第二位女性君主瑪格麗特二世女王(Margrethe II)是歐洲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身為皇室成員的她,私下非常親民,經常出沒於菜市場、很愛在自家陽台與人民揮手。疫情期間,她就像一位嚴厲的母親,認真地告誡丹麥人民應該待在家裡。雖然貴為女王,平易近人的個性讓她廣受人民愛戴。瑪格麗特二世說:
「真正幸福的人生,不是擁有權力或地位,而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簡單的好好活著。」
05.
曹鵬是中國大陸國家一級指揮家,2008年他偶然得知自閉症群體的困境後,發起關愛自閉症的倡議書,同年創立「天使知音沙龍」提供自閉兒學習音樂的機會。今年5月他在上海主持「愛在春天—曹鵬爺爺和他的孩子們交響音樂會」,讓自閉兒孩童登上國際舞台演奏。曹鵬說:
「就算我99歲了,我還可以做很多事情。」
06.
聯強集團總裁杜書伍出身教師家庭,不但喜歡與書為伍,還善於閱讀。他從普通職員做起,並身兼多份工作,逐步累積出上位的能量。閱人無數的他,明白一個人成為將才的第一關鍵,在於他對自己的了解程度;對自己愈了解的人,代表思考分析能力能力愈強。杜書伍表示:
「尋找解決方法的同時,個人的能力也隨之提升,相對地,壓力便減輕了,這代表一種改善與進步。」
07.
何楚涵是中國大陸河北大學藝術學院1名授課教師,擅長將晦澀的知識化繁為簡;她偶然發現線下課堂若是搬到線上教學,授課效果能無限放大。於是她將目光放在短影片平台──抖音上教學,如今擁有數百萬學生;但在她看來,無論擁有多少粉絲,她仍做好本職工作──1名大學教師。何楚涵認為:
「能不能出名不重要,我的課能讓學生喜歡,讓他們真正受益才重要。」
08.
美國脫口秀天后歐普拉(Oprah Winfrey)身兼《歐普拉秀》總裁和「哈博出品」出版公司首席執行長;事業有成的她,意識到每天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因此必須思考最重要的事情、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點。歐普拉認為:
「工作不是你的全部,它只是你在實現自我路上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