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淇
每當我向朋友介紹自己時,總是說:「我叫安淇,三點水,冰淇淋的淇。」但大多數人仍然會把「淇」寫成斜玉旁的「琪」。我總是不厭其煩一再糾正,糾正到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太龜毛。
然而,這是父母賦予我的名字,有著深深的意義和故事。
我出生於台南的陳婦產科醫院,那是五十年前的事情。母親在生大哥和二哥時,都經歷了剖腹產手術。而且不幸的是,二哥出生僅一個月便夭折。接連兩次剖腹產在當時是極其危險的,於是醫師建議母親結紮,因為若再懷孕,就得冒著生命危險產子了。
但命運卻給了父母一個大驚喜。兩年後,母親又懷上了我。醫師們驚訝不已,因為「綁起來」再懷孕的機率,簡直比被雷打到還低。父母常笑著說:「生妳很划算,因為醫院給我們打了對折,半價優惠。」事實上,是母親冒著無價的生命危險,將我帶到了這個世界。
那時的剖腹產是剖直的,因此母親的肚子上有三道深深的、垂直的疤痕,她常撫摸著疤痕說:「這兩條是生哥哥的,這條是生妳的。」如今回想,那是母親與生命奮戰的印記。
父親認為我是上天送給他的天使,因此先用英文「Angel」叫我,並取中文名為「安淇」;因在姓名學中,用斜玉旁的「琪」,筆畫加總起來於我不吉利,所以父親特地選擇了三點水的「淇」。在當時同學的名字多為「秀美」、「美玲」、「淑娥」時,我這有點洋派的名字顯得特別。這名字不僅承載了父母對我的愛,更象徵著我的出生是個奇蹟。
曾經有朋友一再寫錯我的名字,於是我直接說:「寫錯我名字時,那筆畫對我是大凶。做為朋友,你們應該不希望我遭到惡運吧?」之後,他們的確再也沒寫錯過。
我喜歡我的名字,它不僅是代表我的稱呼,更是一段溫暖的回憶。雖然名字還是容易被寫錯,但每一次的糾正,都是我對這段故事的再一次回味。
所以啊,我確定我不是龜毛唷,只是對這名字背後的故事非常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