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寺藥師佛坐像
平安康和五年(1103)
白檀木
通高24.1公分
日本京都右京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藥師佛的第十二大願:得妙衣具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鬘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翫,皆令滿足。」
藥師如來發願使一切貧苦眾生,隨其心意所需,而得豐富的衣食,並莊嚴的受用。
從十二大願的全部內容來看,藥師如來不但重視人們身心兩方面的富足安樂,也關心社會的教育,正當的娛樂,使人人能真正過著和諧無爭的佛化生活。
摘錄《星雲大師全集》
位於日本京都市右京區仁和寺的靈明殿。該像為長年安置於二重佛龕內的祕佛,昭和六十一年(1986)因學術調查首次開啟,重見世人,保存完好,令人驚歎。由活躍於平安時代(794~1185)後期的雕刻師圓勢、長圓父子所雕造,像高11.1公分。1990年指定為日本國寶。
藥師佛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持藥壺置於足心,身披袈裟,結跏趺坐於束腰須彌座上。頭作高肉髻,臉龐圓潤,俯視下方,眉骨、嘴唇深雕。軀體豐腴,衣紋淺刻,輕薄貼體,流暢自然。
頭光由內向外刻飾蓮瓣紋、七尊化佛坐像及火焰紋。佛身後方為古式方形背屏,其側邊雕刻脇侍立像,採相對姿態,面向主尊。須彌座束腰四面刻飾十二神將立像。袈裟、背光及須彌座,全面施以華麗的貼金紋樣,浮雕細緻,刀法穩健,反映當時的優美作風、王朝貴族之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