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一七九○年,被稱為古稀天子的乾隆要過八十大壽,眾家臣
送乾隆皇帝一組黃金打造的編鐘。
此項工程最困難的部分就在於從哪裡找這麼多黃金,內務府的官員向各省大員表示編鐘可以用他們的名義來贈送。果然,拍馬不落人後,黃金很快的湊足了!黃金編鐘足足用掉了一萬一千四百三十九兩黃金。
黃金編鐘一共有十六枚,而且每一枚編鐘都有一個專屬的名字;最重的一枚是「無射」金鐘,用了黃金九百二十四兩;最輕的編鐘黃金用料五百三十兩,名為「背應」。根據紀錄,這套黃金編鐘是清朝宮廷跨部會(工部、戶部、內務部)的合作,每一個部分都要做到乾隆點頭說好為止。
十全老人乾隆皇帝萬萬也想不到他摯愛的黃金編鐘會被他的後代給敗了,因為他的曾曾曾…孫宣統皇帝溥儀窮到必須跟銀行調頭寸。
溥儀由他的岳父榮源出面,以黃金編鐘抵押給北京鹽業銀行借了四十萬元。北京鹽業銀行眼看局勢不對先把黃金編鐘運到了天津鹽業銀行交給當時的經理陳亦侯負責保管。七七盧溝橋事變,日本很快的佔領天津、北京。陳亦侯找了天津四行儲蓄會的經理胡仲文密商,他們和司機楊蘭波,工人徐祥展開貍貓換太子,將黃金編鐘搬到天津四行儲蓄會地下室,又把裝金編鐘的木箱塞滿了幾噸的煤,再把木箱給掩埋起來。這時外界開始流傳金編鐘已經被融成金條!
一直到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五日中共解放軍拿下天津,胡仲文主動找上陳亦侯,兩人密商決定交出黃金編鐘。一九五三年黃金編鐘被送回北京故宮博物院,這時離編鐘被偷運出紫禁城已有二十九年。
黃金編鐘造型優美,鐘體刻著兩條金龍,中段一面刻著鐘的名字,另一面刻著乾隆五十五年造的字樣。現在到北京故宮都有機會可以欣賞這項被列為永久展出的國寶。
我有時會想,外星人聽到黃金編鐘所敲擊的東方紅樂曲,他們會以何種樂器、樂音回應?
(本文物影像於【第七頻道】人間衛視「國寶檔案」節目播出,於每週一至週五晚間十點首播,重播時間:上午四點、十點及下午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