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價值高、生產所需資源更少 全穀物倡議 促進健康、永續

編譯/韋士塔  |2024.11.16
504觀看次
字級
全穀物有助改善土壤品質。圖/美聯社
全穀物飲食,有益身體健康。 圖/美聯社
全穀物比精製穀物含有更多營養成分。圖/美聯社
倡議人士全力推廣全穀物品。圖/美聯社
有許多方法可以將全穀物製作成美味食品。圖/美聯社

編譯/韋士塔

為了推動全穀物飲食,來自各大洲36個國家地區的220名公共衛生專家和公關經理、製造商和行銷人員、穀物科學家和政府監管機構發起的「全穀物倡議」(Whole Grain Initiative)及合作夥伴「歐洲食品資訊委員會」(EUFIC)在2023年發起「轉向全穀物」(Switch To Whole Grains)活動。

近年來一些專家學者提倡「超級食物」,這些食物通常營養豐富、對健康有益;不過,稀粥、硬麵包和口味清淡的食品等全穀物食物雖然並未被列為超級食物,但它們其實是過去人類在田野裡長時間勞動的重要能量來源。與時下許多人吃的含糖穀物或蓬鬆的白麵包相比,全穀物可提供更充足的營養;儘管它們外觀簡陋,但其營養價值遠高於其他精緻食品。

倡議者表示,全穀物比精製穀物含有更多營養成分,並且生產所需的資源更少,建議消費者透過各種增添美味的方式,將這些高營養的食物納入日常飲食中,不僅有益身體健康,也有助保護地球環境。

專家指出,全穀物涵蓋全球多種農作物,包括糙米、全麥、燕麥、玉米、蕎麥、黑米等。全穀物指穀物在碾製過程中,保留胚芽、麩皮及胚乳3個部分,可以完整保留穀物的營養。

英國營養師協會指出,全穀物的營養成分比精製食品多出75%。麩皮可提供B群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有助於改善腸道健康和心理健康,且能幫助體重管理,降低罹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風險。同時,胚芽則可提供健康的脂肪、維生素E、植物化學物質和抗氧化劑。

在食品廠商的推動下,消費者的飲食選擇趨於精緻化,也讓全穀物的消費量不斷下滑。2019年的全球疾病負擔(Global Burden of Disease)研究報告指出,光是2019年,與全穀物飲食消費量下滑有關的死亡病例約有21萬5000起,因疾病、失能或提早死亡而損失的壽命合計高達350萬年。

英國國家飲食和營養調查發現,每天攝取50克全穀物,能讓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降低25%,心臟衰竭的風險降低20%,癌症致死人數降低12%。

支持全穀物飲食的烹飪老師兼廚師德吉奧瓦尼(Valeria Degiovanni)表示:「全穀物是我們日常飲食中最好的選擇,它們比精製穀物含有更多蛋白質和纖維,有利於新陳代謝,且熱量較低,能降低我們的血糖指數,而且還有很強的飽腹感。」

全穀物不僅有益健康,也有助改善地球環境,研究指出,生產白麵包使用的小麥,可以生產出約1.5倍的全麥麵包。也就是說,生產全穀物食物,消耗的資源比精製食品少。此外,與加工的產品相比,全穀物食品的製造過產生的廢物更少。

因此,倡議人士正大力推廣「轉向全穀物」挑戰,簽署承諾的參與者要在四周把飲食中的白麵包、義大利麵和米飯換成全穀物替代品。活動工作人員也將分享烹飪技巧,讓全穀物食物更容易製作,也更美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