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永續 可在180天生物降解 玉米廢料再利用 製成環保袋

編譯/韋士塔  |2024.11.09
819觀看次
字級
Bio Reform公司已轉虧為盈。圖/取自Bio Reform官網
Bio Reform以玉米廢料製作環保袋。圖/取自Bio Reform官網
Bio Reform生產可生物降解的環保袋。圖/取自Bio Reform官網
塑膠袋嚴重傷害環境與生態,惡名昭彰。圖/法新社
莫希丁(左)研發可生物降解的環保袋,獲得表揚。圖/取自Bio Reform官網

編譯/韋士塔

塑膠袋對環境的傷害極為嚴重,各界也正積極開發尋找替代品;如今,印度一名創業家開發一種一次性袋子,具備塑膠袋原本的優點,但完全沒有負面作用。這種塑膠袋是由原本要被丟棄的廢棄材料製成,而且可在一年內生物分解,是一項永續、環保且有助減少廢棄物的發明。

總部位於印度海德拉巴的新創企業Bio Reform,生產這種環保袋;該公司創辦人莫希丁(Mohammad Azhar Mohiuddin)表示,自己從小就希望創業致富,14歲時就開始從事各種工作,包括設計標誌、清潔服務、經營雲端廚房等。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印度也受到衝擊,當局採取嚴格封鎖措施;莫希丁回憶,當時所有人都只能困在家中,許多同事把時間和精力用在社交媒體,但他認為這段時間是自己深入研究創業方向、解決塑膠汙染危機的機會。

莫希丁指出,自己的創業精神不僅是為了追求財富,更源於解決問題的願望。他說:「疫情期間,我想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麼。除了財富,我還想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塑膠汙染正是莫希丁探索的問題之一,他指出,印度總理莫迪制定了2025年完全沒有一次性塑膠產品的目標後,他決定投入這個領域,因為這不僅呼應政府的政策,也是賺錢的契機。

莫希丁開始研究塑膠汙染議題,他說:「我發現世界各地已興起許多針對塑膠汙染的教育、宣傳和抗議活動,證明這是全球最關切的議題之一,但除非找出替代塑膠的解決方案,否則在現實生活中很難限制塑膠的使用;一些大品牌或許可以負擔使用黃麻袋、布袋的成本,但這會讓產品的價格走高,許多消費者無法負擔,因此,印度市場大多數中小企業仍繼續使用塑膠袋。」

莫希丁也發現塑膠袋難以禁絕的另一個因素:便利及耐用。塑膠袋具有防水、耐熱、耐用、重量輕等優點。

為了取代塑膠袋,莫希丁開始探索具備相同優點,但不會傷害環境、比紙張、布料和黃麻替代品更環保且更便宜的替代品;經過無數次嘗試,莫希丁在玉米廢料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利用生物技術製程,把玉米廢料的纖維素、糖和其他成分轉化為生物聚合物。這些生物聚合物被製成袋子,最大特點是可在180天內生物降解,並用於堆肥。

莫希丁研發成功後,創立Bio Reform公司;歷經從無到有建立製造部門的挑戰,莫希丁克服難關,順利生產出環保袋和其他產品,包括環保手提袋、醫療廢棄物收納袋、垃圾袋、食物袋和書本的外包裝等;隨著業務範圍擴大,Bio Reform的產品也推廣到許多產業,從試圖提高永續性的酒店、有機牛奶生產商和餐廳等;許多業者表示,Bio Reform的袋子是兼具環保和經濟效益的明智選擇。

過去兩年,Bio Reform公司的產品取代了600萬個塑膠袋;莫希丁表示:「我希望貢獻一份力量,推動杜絕一次性塑膠產品的願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