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末日旅遊看冰川 恐加劇破壞 |2024.11.16 語音朗讀 45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巴西 亞馬遜雨林 亞馬遜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最完整的自然雨林,但許多樹種恐因毀林行為而遭滅絕。圖/取自官網tripadvisor澳洲 大堡礁 大堡礁是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近年出現大規模珊瑚白化現象。圖/資料照片冰島 藍冰洞 冰島藍冰洞的冰牆波浪和花紋,吸引無數觀光客。圖/資料照片南極 冰川 「末日旅遊」(last chance tourism)成為熱門話題,現在有愈來愈多遊客去探索正在消失的冰川、冰洞等地,由於遊客大量增加,恐怕對這些原生景觀、獨特生物造成傷害,「末日」似乎近在眼前。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末日旅遊」(last chance tourism)正盛,它是指觀光客趕在著名景點因環境或氣候因素消失之前去遊覽,從英文原意來看,更準確的翻譯是「最後機會旅遊」;現在有愈來愈多遊客去探索正在消失的冰川、冰洞,甚至是珊瑚礁與群島,對這些原生景觀、獨特生物而言,由於遊客大量增加,「末日」似乎近在眼前;不過,也有可能讓這個「最後機會」成為永續發展的契機。冰島有11%面積被冰川覆蓋,最大的瓦特納冰川總面積達7900平方公里,僅次於南極和格陵蘭冰川,一望無際的冰原,極為壯觀。遊客除了在冰川上健行,還可以探訪冰川下因冰融形成的藍冰洞,洞內藍冰牆的波浪和花紋,吸引無數觀光客。冰島冰川觀光 1年吸50萬旅客《紐約時報》報導,地球暖化造成世界各大冰川消退,使得稱為「末日旅遊」的新型態探險旅遊流行起來,擁有大片冰川的冰島觀光業因此興旺,現在1年有50萬遊客參加冰島冰川之旅。但「末日旅遊」商機卻讓業者忽略安全警告,日前著名的藍冰洞坍塌,造成遊客死傷,法國土魯斯大學地理學助理教授薩林姆(Emmanuel Salim)表示,「這次意外是氣候變遷如何影響冰河旅遊的好例子。」全球暖化使氣溫上升,加上過去只有冬天才有的冰洞遊程延長到夏天,造成的影響更大,薩林姆指出,旅遊業者為了讓冰河繼續開放觀光,正在擬定對策,包括加強維護健行步道、橋梁、階梯和欄杆扶手,也需要做好更多安全防護措施、及早警報系統。紐時指出,地球暖化導致世界各地的珊瑚礁、冰河和群島正在消失,「末日旅遊」的興起也許會加速這些景點的消失,但也可能會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各地政府和國際機構正試圖在這些地區建立更嚴謹的管制措施,像是限制旅客數量、修訂法規控管旅遊業者,以及鼓勵綠色旅遊。開發永續模式 環境、經濟共存以亞馬遜雨林來說,生態旅遊計畫讓當地人擔任嚮導,分享他們傳承的自然知識,不只有助遊客充分了解當地環境,也讓地方社群獲得穩定收入;另一方面,提倡復育、造林的「再生式旅遊」(regenerative travel)讓旅客參與惡化環境的改善過程,這在非洲已有充分實踐。台灣有位「本土生態旅遊教母」、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20年來陪伴幾十個社區尋找與山林永續共存經濟模式,從養蜂、種菇到開展深度生態旅遊,她說:「當居民看到有野生動物,有那麼美的山村、溪流,有那麼好的人情味,就要呵護她,不再殺雞取卵。」無論配套措施再怎麼完備,最重要仍是教育及鼓勵環境保護的意識,以促使旅客自律,在類似的旅遊型態持續存在情況下,如何讓遊客了解實際狀況後願意更注重環境議題,甚至成為投身保護行動者,也是值得留意的方案。 前一篇文章 COP29領袖峰會落幕 氣候資金籌募難 下一篇文章 9 條海岸線 10 年調查 苑裡水泥化最嚴重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4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7【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2025.05.0408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09【特搜啟示】2025.05.0410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高架橋下貨櫃教室 貧童翻轉人生印巴衝突釀38死 20年最嚴重 石磚路存廢 城市永續新考驗夢幻雪白棉花堡 漫步雲端新加坡國會大選 人民行動黨延續執政畫出世界紀錄 自閉少年彩繪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