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9領袖峰會落幕 氣候資金籌募難

 |2024.11.15
264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為期2日的COP29世界領袖氣候行動峰會13日落幕,儘管多邊開發銀行拋磚引玉,宣布2030年前達成提供發展中國家1200億美元(約新台幣3.9兆元)氣候資金的規模,但針對「新集體量化目標」(NCQG)的討論卻難以聚焦,締約方會議草案文字從原來9頁增至34頁,學者普遍對峰會最後能否達成共識表達悲觀。

第29屆氣候峰會(COP29)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此次被形容為是「融資峰會」,著重於氣候資金和「損失與損害」基金討論,並預計訂出氣候資金新目標。過去的氣候資金目標是2020至2025年間,已開發國家每年向開發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未來規模預計兆元起跳。

據聯合國全球政策模型計算,發展中國家至2025年須從氣候資金中取得1.1兆美元,到了2030年,這個數字將達到1.8兆。聯合國氣候變遷負責人西蒙.斯蒂爾甚至在今年年初指出,全球得動用至少2.4兆美元才能實現氣候變遷目標;這次逾80位領袖、政府代表齊聚一堂,大家都很期待討論出具體數字。好消息是多邊開發銀行12日宣布,預估2030年前達到每年提供總額1700億美元的氣候資金,其中有1200億美元供發展中的中低收入國家,其中420億美元用於調適;500億美元將供給高收入國家,其中預計7億美元用於調適。

這項數字規模優於多邊開發銀行在2019年所做的5年預估達25%,接下來預料出資的銀行包括,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非洲開發銀行等。

草案文字34頁 各方意見分歧 

NCQG聯合主席則在13日公布締約方會議草案文字(draft text),不過內容為各界詬病,認為篇幅從原來的9頁擴充至34頁,可以說是毫無聚焦,甚至有外國專家在社群網路上批評是討論退步,退回到今年6月的進度。

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哲良認為,文本內容會增加這麼多,可見各方提的需求愈來愈多。有學者則私底下認為,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之間缺乏信任是核心問題。

劉哲良說明,開發中國家多期待氣候資金可以無償取得,而非透過借貸等途徑,但已開發國家也有壓力。他悲觀認為,從文本進度和今年議題的困難度來看,氣候基金的來源和安排恐怕今年是談不出來,「真正的戰場是誰要出錢!」

學者普遍認為,今年不會空手而歸,還是有很大的機率會訂出一個新的氣候資金目標,但劉哲良認為,峰會很難對該金額做出保證,特別是此次資金來源期待私部門的挺力相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