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德華
二○二四年她做了二件瘋狂的事……二個月內於兩岸連開二家「自慢茶館」,你真不能不由衷讚她一句「腳數好kioh-siáu hó」。她,「自慢茶館」女主人,劉若榛。
腳數kioh-siáu,引申為一個人的膽識。那對她,何不直接用「膽識」就好?
我朋友們都有型有款:聰明的、幹練的,才情的、熱血的、豪邁的、細膩的,才與貌雙全的,情意與能力得兼的。
而我對她,相識未久是一層,相識漸久是一層又一層,相識至今,我覺得,「膽識」固然毫無疑問的是她,但這二字猶帶端方的成分,然她優雅行茶教茶營運出的茶席茶方美器雅境,總有一種不可方物的,華美中的鮮活,淨柔中的剛健,像是一座風風火火煉過後內蘊的晶紅礦玉洞,也像倒映天光雲影分外清澈況味深深的江與湖,我認為,這樣一個活溜溜在我們眼前的人,非kioh-siáu哪足以悉繪全描,聲貌盡達。
二○二四年她做了二件瘋狂的事。八月在台北永康商圈觀光景點「榕錦時光」開了一家可以品茗、用餐、賞茶器的「自慢茶館」;九月在自家景德鎮瓷器工廠附近的三寶蓬藝術聚落,也開了家「自慢茶館」。二個月內於兩岸連開二家「自慢茶館」,你真不能不由衷讚她一句「腳數好kioh-siáu hó」。她,「自慢茶館」女主人,劉若榛。
若榛一直就是築夢踏實的現實主義者,不空口說白話,不做白日夢,一生為追求夢想而前進。
小學六年級夢想做服裝設計、國中畢業想學畫畫、十九歲想開咖啡廳、二十五歲想開服裝店,果然,她十六歲進復興美工後來進國立藝專西畫組,二十一歲開手染服飾工作室、二十六歲開咖啡館、三十一歲開服飾店。
追求理想的人,無不遭風受雨,挫阻重重,尤其若榛是個沒傘的孩子,只能比別人跑得更快衝得更猛,比別人更堅忍。唐芮颱風肆虐台灣,我在新聞中,聽到一位強風暴雨中受訪的村民是這樣說的﹕「颱風的孩子,知道保護自己。」
這二十幾年,若榛和丈夫邊正先生一起創〈自慢堂〉品牌,這是少數從茶做起到製作精緻茶器的品牌。她說﹕「一個人堅強,二個人勇敢,並肩,才能痛痛快快大步往前,不回頭。」
茶與瓷,都無比博厚深遂,他們並肩,堅持二十年自慢二十年,「別人不理解的事物,我們因堅持到底豁然領悟而融會貫通」,若榛這築夢人說﹕「我喜歡茶事業,一切在所不惜。」
她是清楚且大氣的人,從小面對不公、惡意,長大後商場的中傷、謠言、詆毀,她都正視、處理、不內耗,「我不是大善人,我不當白蓮花,我不是小白兔,我是我內在精神的王」,對於自己的世間角色,「右手是必須功利的生存著,左手是充滿詩意的生活」,所以對朋友如我,她是直著說不矯情﹕「我是不需要捧場的」,我也明明白白的回說﹕「我到你的店,是來蹭茶喝的。」的確,我是在「自慢堂」才喝到世間極好的茶。
《深刻認識一個人》這本書說到,深刻認識一個人的方法,是看見眼前的他,知道他過去的磨難,他因應磨難的方式,以及他向前走的力量。你知道了一個人的現在、過去、與未來,才可以算是深刻認識。我想,我是這樣認識若榛的。
日劇《深夜食堂》哪比得上三十幾年前,若榛在台中繼光街開的「五味雜陳咖啡館」?店裡只播古典樂,賣的全是若榛風格,有位常客說﹕「為什麼店裡總能在最適當的時間,剛好播出最適當的音樂?」星期天,店裡的吧台總坐了一排穿軍服的年輕男子,他們剛從成功嶺下來,聽說這店裡美麗的咖啡館姐姐,願意傾聽他們情變的故事,懂得如何開導療癒他們受傷的心……。
「我是夜歸的女學生,獨自走在只有路燈的暗巷,聽見背後急馳的機車突然放慢車速……」,隨著若榛的敘述,我想起很多年輕女孩的不及防、驚慌、無措、害怕,而我自己可能會站去路燈下反身面向,若榛繼續說,她當時快速撿起一塊磚頭,站去路燈下,做出投擊的狠勢,那部機車立即加足馬力頭也不回以最快速度飛馳而過。
暗巷,孤燈,光霧如灑,聚亮處一個漂亮的女孩,舉磚,箭步,眼神銳如刀,正氣爆裂,kioh-siáu。
那天約吃飯,若榛邊就坐邊說遲到幾分鐘的原因﹕路上看見一位賣小物的殘障人士,兩隻手都是斷的,正俯身以口就飯盒,她於是立刻停下腳步購買些小物。這件事,嵌放在我所認識的若榛的從小到大順順逆逆的所有故事中,我想說的也還是一句kioh-siáu。
用個小說人物來作比方吧,若榛最像誰?若榛極喜歡《紅樓》,大家異口同聲一定會說﹕「探春」。這,我沒反對,但我認為,我自己認為啦,更適合的會是──《水滸》魯智深,且聽我說,且聽我說,不是殺人放火,是一種活亮明豔的生命型態,他們一生都用來完成自我,俠而敏,率性而又體貼,遇事不躲、不怕、接手就做。
是不是,是不是,他們都是最好的kioh-siá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