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主計總處昨天發布今年1至9月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4萬6364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72%,總薪資平均數年增率4.11%,創10年最大增幅;剔除物價因素後,前9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0.45%,4年來首次轉正,實質總薪資年增1.8%,兩者都是近4年最大增幅,官員表示,主要是廠商調薪及增發獎金,薪資增速超過通膨。
主計總處調查,1至9月受僱員工平均844.4萬人、年增2.7萬人;各行業中,住宿及餐飲業、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分別年增1.5萬人及1萬人較多,營建工程業、批發及零售業也各增9000人,製造業則減少3.3萬人。
高低薪資差距 5年同期最低
此外,主計總處也發布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分布,今年前3季經常性薪資10等分位的高低薪資差距降至2.79倍,創近5年同期最低。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表示,主要受惠於基本工資調升,顯示薪資分配已往好的方向發展。
譚文玲說,第一分位數2萬7470元剛好是今年的基本工資,顯示受惠於基本工資連年調升,使得高低薪資差距逐年縮小。
主計總處估計,2020至2024年前3季的經常性薪資10等分位的高低薪資差距依序是2.91倍、2.95倍、2.89倍、2.83倍、2.79倍。
住宿、餐飲業 低於整體平均
至於1至9月全體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數4萬6364元,年增2.72%,總薪資平均每人每月6萬2450元,年增4.11%;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4萬3133元,年增0.45%,實質總薪資平均數5萬8098元,年增1.8%。
主計總處表示,個別受僱員工從事行業及個人條件與資歷(如教育程度、職業、工作年資等)不同,薪資與整體受僱員工平均薪資有所差異。
觀察其中行業部分,1至9月經常性薪資平均數低於整體平均者包括住宿及餐飲業、其他服務業(如美容美髮及用品維修)、製造業、批發及零售業;至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金融及保險業則為高於整體平均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