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少女 用鏡頭開啟繽紛世界

 |2024.11.10
530觀看次
字級
燈籠真菌 圖/取自IG@yeweijun98
迷你真菌群 圖/取自IG@yeweijun98
周晴烽用微距鏡頭和縮時攝影記錄菌類的生長過程,以影片展示形態各異、奇妙多變的菌類生命力與美麗。圖/取自IG@yeweijun98
寶石藍真菌 圖/取自IG@yeweijun98
薰衣草菌 圖/取自IG@yeweijun98
黃金真菌 圖/取自IG@yeweijun98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湖南「真菌少女」周晴烽,是無畏穿梭山林、熱愛拍攝菌類的微觀攝影師。她用微距鏡頭和縮時攝影記錄菌類的生長過程,以影片展示形態各異、奇妙多變的菌類生命力與美麗。如今,她已累積百萬粉絲,成為微博上的知名網紅。

周晴烽目前住在上海。她表示,學生時期在湖南就熱中於拍攝動植物,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朋友的相機中看到顏色從白變紅再到黑的奇妙生物──黏菌,讓她立刻著迷。自2014年起,她開始專注拍攝微觀菌類,直到2016年轉向影片製作。她發現,中國很少有人拍攝真菌,於是決定拍攝微觀真菌的縮時影片,成功引起網友的討論與關注。

連動物糞便 都成為觀察站

周晴烽經常穿著防水風衣,背著相機、微距鏡頭設備在山林中尋找菌類。朽木、腐葉、泥塘甚至動物糞便,都是她的觀察場域。為了持續記錄,她還將採集到的菌類帶回家中培養,並在實驗室中細心觀察和拍攝。

她表示,拍攝一段幾十秒的縮時影片,背後需要幾周甚至幾個月的耐心等待,「有些菌是我自己養出來的,比如說水玉黴、彈球菌、小皮傘……我在野外看到一個長大的小皮傘,就把它帶回來,挑出乾淨的組織接種到培養基裡,全程都在無菌的環境操作。我最多的時候在家養了幾十種,養一個菌至少要幾個月時間,最長的我等了一年多」。

她提到,拍攝過程中失敗率往往超過成功率。常見問題包括溼度不足、菌類萎縮、拍攝時脫焦等,但每次成功拍攝罕見菌類,看到網友們的讚賞和支持,她都感到無比滿足。

為了專心拍攝菌類影片,周晴烽辭去上海醫藥企業的職務,搭建家庭實驗室。她說:「任何事做到極致,就不用擔心生計,反而能獲得更多的快樂與滿足。」她近年不僅在南京舉辦微生物藝術展,展示影片和標本,還將部分收益捐助給貧困山區的兒童,展覽吸引了大量觀眾參觀。

探索神祕世界  發掘未知菌種

周晴烽的目標,是透過鏡頭向大眾展示神祕的真菌微觀世界,「真菌有1300多萬種,已知的不到10萬種,而我拍攝的不到1000種,這是一條無窮無盡的探索之路」。

她表示,縮時攝影讓菌類的生命在觀眾眼前舞動,這種動態的變化令人著迷。她計畫深入這個領域,記錄更多未被發現的菌類,用照相機鏡頭打開一個新的神祕世界,引領觀眾一同探索和感受微觀生命的美妙與力量。

周晴烽說,她最大的成就感來自引起更多人對微觀世界的興趣,並讓人們認識隱藏在自然界的小生命。她希望未來能拍更多獨特的菌類,將微小而美麗的世界呈現給觀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