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少女 用鏡頭開啟繽紛世界 |2024.11.10 語音朗讀 53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燈籠真菌 圖/取自IG@yeweijun98迷你真菌群 圖/取自IG@yeweijun98周晴烽用微距鏡頭和縮時攝影記錄菌類的生長過程,以影片展示形態各異、奇妙多變的菌類生命力與美麗。圖/取自IG@yeweijun98寶石藍真菌 圖/取自IG@yeweijun98薰衣草菌 圖/取自IG@yeweijun98黃金真菌 圖/取自IG@yeweijun98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湖南「真菌少女」周晴烽,是無畏穿梭山林、熱愛拍攝菌類的微觀攝影師。她用微距鏡頭和縮時攝影記錄菌類的生長過程,以影片展示形態各異、奇妙多變的菌類生命力與美麗。如今,她已累積百萬粉絲,成為微博上的知名網紅。周晴烽目前住在上海。她表示,學生時期在湖南就熱中於拍攝動植物,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朋友的相機中看到顏色從白變紅再到黑的奇妙生物──黏菌,讓她立刻著迷。自2014年起,她開始專注拍攝微觀菌類,直到2016年轉向影片製作。她發現,中國很少有人拍攝真菌,於是決定拍攝微觀真菌的縮時影片,成功引起網友的討論與關注。連動物糞便 都成為觀察站周晴烽經常穿著防水風衣,背著相機、微距鏡頭設備在山林中尋找菌類。朽木、腐葉、泥塘甚至動物糞便,都是她的觀察場域。為了持續記錄,她還將採集到的菌類帶回家中培養,並在實驗室中細心觀察和拍攝。她表示,拍攝一段幾十秒的縮時影片,背後需要幾周甚至幾個月的耐心等待,「有些菌是我自己養出來的,比如說水玉黴、彈球菌、小皮傘……我在野外看到一個長大的小皮傘,就把它帶回來,挑出乾淨的組織接種到培養基裡,全程都在無菌的環境操作。我最多的時候在家養了幾十種,養一個菌至少要幾個月時間,最長的我等了一年多」。她提到,拍攝過程中失敗率往往超過成功率。常見問題包括溼度不足、菌類萎縮、拍攝時脫焦等,但每次成功拍攝罕見菌類,看到網友們的讚賞和支持,她都感到無比滿足。為了專心拍攝菌類影片,周晴烽辭去上海醫藥企業的職務,搭建家庭實驗室。她說:「任何事做到極致,就不用擔心生計,反而能獲得更多的快樂與滿足。」她近年不僅在南京舉辦微生物藝術展,展示影片和標本,還將部分收益捐助給貧困山區的兒童,展覽吸引了大量觀眾參觀。探索神祕世界 發掘未知菌種周晴烽的目標,是透過鏡頭向大眾展示神祕的真菌微觀世界,「真菌有1300多萬種,已知的不到10萬種,而我拍攝的不到1000種,這是一條無窮無盡的探索之路」。她表示,縮時攝影讓菌類的生命在觀眾眼前舞動,這種動態的變化令人著迷。她計畫深入這個領域,記錄更多未被發現的菌類,用照相機鏡頭打開一個新的神祕世界,引領觀眾一同探索和感受微觀生命的美妙與力量。周晴烽說,她最大的成就感來自引起更多人對微觀世界的興趣,並讓人們認識隱藏在自然界的小生命。她希望未來能拍更多獨特的菌類,將微小而美麗的世界呈現給觀眾。 前一篇文章 川普首公布內閣 威爾斯為白宮首位女幕僚長 下一篇文章 紐時:川普回任後 擬再退巴黎氣候協定 熱門新聞 01核三今除役 台灣邁入非核家園2025.05.1702佛光山開山59年 佛光人集體創作 共建人間淨土2025.05.1603佛館、南藝大簽署合作 館校合作續添新頁2025.05.1604多倫多佛光山皈依典禮 弘法本土化有成2025.05.1705佛光山開山59周年 全球同步抄經2025.05.1806國際蔬食文化節 買氣人氣強強滾2025.05.1707馬鈴薯、酸菜易被誤解 實有益腸道健康2025.05.1608【時光重逢】 聽無,聽有,聽見花朵2025.05.1609【悅讀人生】我的出家同學2025.05.1610【書市隨筆】《草間傾聽泰戈爾》琹川的山居歲月2025.05.1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加薩陷饑荒 1.4萬嬰兒命危黃仁勳揭曉:輝達台灣總部落腳北士科蔬菜變禮服 草根時尚掀話題鑽井注入海水 讓威尼斯浮起來世壯運大巨蛋開幕 黃仁勳點燃聖火佛光山開山59周年 全球同步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