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光斗
說穿了,心直口快不全然是個性上的優點,說出的話,往往就是帶毒的箭,為了一時的痛快,日後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
我輩讀者,相信都在成長期間,染炙過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無與倫比的狂風熱潮;尤其飾演梁山伯的凌波,反串的魅力席捲全台,無論男女老少,幾乎每個人都能哼唱出幾句黃梅調:「遠山含笑,春水綠波映小橋」、「我是個大笨牛……」。
電影「梁祝」固然造就了天王巨星凌波,但憑心而論,古典美人樂蒂擔綱的祝英台,也十足發揮了女性在那個封閉保守時代中,為追求知識的堅毅,以及夾在真愛與父權中掙扎兩難的苦楚,博取了觀眾極大的同情與眼淚。是故,有了祝英台細膩動人的刻畫,自然就更能烘托出梁山伯的敦厚、單純與痴情。
該劇中,祝英台接到父親病重的書簡(當然是欺騙女兒回家的藉口),不得不離開書館,打道回府;梁山伯在十八相送路途上,祝英台數度想要將自己身為女君釵的實情,向愛慕的梁山伯表白;但在關鍵時刻,祝英台忽然唱起:「忽想起臨行時,父命有三樁,事要三思休魯莽,話到舌尖暫隱藏……」
不知何故,祝英台這句「話到舌尖暫隱藏」,竟在我的記憶中深鐫難消,或許,也適時對照出我那心直口快的習性吧!
人很奇怪,經常會在煞不住車的情況下,大逞口舌之快;有的是在酒後衝動,一時把持不住,說了不該說的話;有的則是個性使然,沒將肚裡的話倒出來,彷彿就呼吸不暢快,憋得難受。其實,古今聖賢都經常告誡我們,話到嘴邊最好停一下,畢竟覆水難收,一旦發現出口傷了人,甚至反傷到自己,哪怕後悔,也都來不及了。
心直口快的毛病,不知是否也會遺傳?想我那老母親,當年也曾為了一時的口舌之快,惹了個意想不到的好笑結局。
母親當年在眷村的門口乘涼,與左鄰右舍的婆婆媽媽聊天,不知何故,忽然繞到孩子們日後婚嫁的話題;來自大江南北的鄰居,對於每個省分、地域的民風,都有自己的經驗與論調,輪到母親時,母親非常篤定的抒發自己的定論:「無論女兒或是兒子,一是不娶不嫁廣東人,因為聽不懂廣東話;再來就是不娶不嫁本省人,理由一樣,不會說閩南話呀!」
多年過後,有一天,老母忽然想起當年那一段的信口開河,不禁在自己臉上輕輕拍了一下,恍然大悟地懺悔起來:「要死啦!這話……還真不能亂說!你們看,老大嫁老廣,老二嫁老廣,老三娶本省人,老四嫁老廣,老五嫁本省人,結果一個都沒漏掉哇!」老母此一說嘴且打嘴的經歷,堪稱我家最是經典,且應該傳誦下去的「家訓」了。
老母的乾女兒阿娟也有同樣的遭遇。想當年,尚且未婚的阿娟對自己日後的擇偶條件設有幾個「限制」:第一,要比自己大三歲;第二,要是公務員,絕對不要生意人;第三,一定不可以是老么。結果?那還用說,有其母必有其女,阿娟日後嫁的先生——忠哥,雖然沒有一條符合她婚前的「規定」,好在夫妻感情極好,是朋友圈中難得的神仙眷侶;不過,虔誠學佛的阿娟也因而經常告誡自己,話,不可以說足、說滿,好歹要為自己留些餘地。
我生為金牛座,魯頓與反應慢自是當然,尤其不擅長吵架,一遇到與人有語言衝突的可能,我都盡量閃躲;但是從事新聞工作後,不自覺的練大了膽子,也很怕採訪的場合,發生冷場的尷尬,也就逐漸放大了嗓門,敢在人前說長論短起來。有一回與朋友聊天,忽然批評起我們共同認識,但不在現場的另一熟人;我說得盡興,甚且眉飛色舞,還以為在座的友人會非常贊同我的論點,說不定會跟進,也爆些不同的料;沒想到,友人忽然正色地跟我說,做記者,首要是有口德,筆下才不會傷人。我頓時面紅耳赤起來,從此不時惕勵自己,話到嘴邊,要在嘴裡多打幾個滾,千萬不可說出日後會懊惱、後悔的言語。
說穿了,心直口快不全然是個性上的優點,說出的話,往往就是帶毒的箭,為了一時的痛快,日後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
如今,年紀愈長,閱人多了後,我還真是愈發的謹言慎行起來,會在眾人聚集的場合,盡量做一個好的聽眾,不但不要搶話,也要衡量自己說話的當下,是否會種下傷人不利己的禍因。
目前雖與業界的同行往來甚少,但還是會有場合,遇見同一年代同時在打拚的業界朋友。有一次,聽到有人在批評一位業界頗有知名度的同業,有的人說他好話,有的人則拚命搖頭;我屢次有衝動,想將該人如何在我背後踩我、重傷我、破壞我的不快經驗說出來。但說也奇怪,當我暗自叮囑自己要沉著,不可為了一時爽氣,引出另一場風波後,竟然再也沒有一吐為快的衝動,這或許就是吃過苦頭所累積下來的教訓吧!
一樣是朋友相聚的場合,打斷別人的談話,無論是要搶著抒發不同的觀點,或是附和對方的意見,都不是上策。一位友人私下跟我說,往後,只要有某某人出席的場合,他都要避開,不想參加,我雖然多少知道他的原意,但還是禮貌地詢問理由;那位朋友說,出門參加聚會,當然是開心的,但是那位某某每回都想當老大,都要旁人聽他的長篇大論不說,還要炫耀自己的財富與事業,好像硬要將他人比在腳底板下才能顯現他的威風;我聽了後,只能笑一笑,什麼話都不要續接,因為我害怕的──若干時日後,朋友圈會盛傳,我在外放言,只要那個某某出席的場合,我會杯葛而不出席。(我曾為此一類似事例,付過慘痛代價)。
話到舌尖暫隱藏。這句話無論古今中外,似乎都是為人處世的準則,堪稱金玉良言啊!在此應該要再次感謝祝英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