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原則】 和平是高過一切的消息 文/張光斗 |2022.03.27 語音朗讀 250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度:聖嚴師父教導的33堂人生修習課》,時報出版 圖/時報出版社提供作者(左一)曾跟隨聖嚴法師到訪多地。圖/時報出版社提供作者親近師父、感受師父的春風化雨。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文/張光斗 動用武力,也許會有暫時的震懾作用,永久和平的基礎卻必然要建築在對等的尊重及相互的寬容之上……在我還是孩童的民國四○、五○年代,金馬前線與大陸敵視對峙著,加上「八二三」砲戰的洗禮,台灣本島與前線一樣,始終處於緊張狀態。我還記得小學老師要我們每人寫一封信,寄到前線,去鼓舞、感謝保家衛國的英勇將士們。而後,包括我與幾位同班同學,都收到了前線將士寄來的回信,英勇的將士不但感謝我們的激勵,也反過來為我們打氣,要我們好好讀書,長大後也能報效國家,捍衛家園。沒有接到回信的同學,都很羨慕,紛紛將信借去,再三詳讀。眷村裡,一到夏日的夜晚,家家戶戶都在院子裡乘涼,大人輪流說著抗日與國共內戰中,戰爭與逃難的經歷,孩子們都是死忠的聽眾,就算尿急了,都捨不得離開。那種生死一線、朝不保夕、沒有家國的危困絕境,每每聽得全身起雞皮疙瘩,還猛打寒顫。在我那小小腦袋裡,尚且無法體會何謂「一寸山河一寸血」,但是我知道,發生戰爭,就是沒有和平,隨時都有可能失去父母,就算自己的小命都難保。當然,在戰爭現場或是撤退的路上,肚子餓到挖草根吃的慘劇,也長時間在我的腦際穿梭。那究竟是個如何恐怖、如何失血的要命年代啊?我非常清楚,所謂的和平,就是每天可以帶便當上學,每天有家可回,每天可以見到父母姊妹,每天會被母親K腦袋……。眷村的大姊姊帶領我們去教堂領糖果做禮拜,我都會祈禱,希望我們的國家永遠不要打仗,希望我們的家園永遠和平無難。逐漸長大後,我發現,如果有心尋找,其實和平距離我們很近,和平順手可摘,和平就在安眠的枕間;只不過,烽火並沒有一刻自這個世界消失過。二○二一年的初夏,COVID-19在歐美的勢頭,雖然因為疫苗的廣為接種而暫時有所降低,但是在亞洲、印度、南美等地,變種病毒還是橫掃各處,生靈塗炭、不止不休。適巧,互為世仇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也在此一躁鬱時刻,再次爆發衝突。政治人物的嘴臉依舊蠻橫兇惡,可憐的是面對死亡威脅的無數升斗小民,活得卑微,死得冤枉。因此,將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形容為瞋恚之國,應該也不為過。只不過,兩個世仇的領導人,若只有政治與世仇的考量,或許也是一種難以除滅的悲劇病毒吧。二○○三年的十二月八日起,我竟然也有因緣跟隨著聖嚴師父,去到多年來始終是瀰漫著對立仇恨的滿天烏雲,至今依然無從消散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行走一遭。我與攝影師阿良先到紐約,拍攝了聖嚴師父的禪修開示,再與師父、常濟法師、果耀法師及翻譯李世娟等一行,由紐約搭機,經蘇黎世轉機,飛往以色列的首都特拉維夫。後來每次進入美國國境,審查入境手續的官員,都要在我的護照上找麻煩,問我為何去過以色列?彼時,以色列的街頭經常出現「人肉炸彈」的恐怖襲擊,這是瞋恚心發揮到極致的報復行動,真乃是玉石俱焚的無差別戰爭。難怪師父會說,此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當時,師父是以世界宗教領袖理事會理事的身分,偕同二十幾位世界不同宗教的領袖,實地去聽取不同種族、不同宗教(教派)的聲音,希望能在紛爭中,為當地的居民們尋獲到和平與平安的消息。宗教共同的價值聖嚴師父說過:「任何宗教的產生,自有其文化背景,如地區背景和民族背景等,因此而有不同的宗教理論和觀念。但是,所有宗教的目的和功能,都是為了保護人類永久的平安、快樂與幸福,這是所有宗教共同的價值。」「站在宗教領袖的立場,慈悲和博愛,乃是絕對的真理,正義及和平,不可能分離,如果為了主持正義、崇拜真理,而訴之於暴力及恐怖的行為,那都是必須接受勸阻的,也是應該受到譴責的。」「動用武力,也許會有暫時的震懾作用,永久和平的基礎卻必然要建築在對等的尊重及相互的寬容之上,不僅是互惠互利,甚至要做不求回饋的布施,要做無條件的奉獻。在全心的布施及全力的奉獻中,自己必然生產得最多,成長得最快,也最強大,所以也是徹底消弭暴力及恐怖事件的最好辦法。」走過戰亂,親眼目睹過戰爭的殘酷與生靈的死難,聖嚴師父對於和平的體認,肯定是刻骨銘心的。「對等的尊重、相互的寬容」,必然是身為宗教家的師父,對於維護和平至為冷靜又客觀的見解。以色列這個國家,很難一言道盡;同樣的,阿拉伯世界,也不是一眼可以看得透。那塊衝突不斷的土地上,終年上演著對立與廝殺的行動劇,可憐的是永不安心的無辜眾生。同樣的,此刻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對抗,擺明的也是要以二分法,將世界各國的安危席捲進去,此一對立若是持續演變,一個不小心,產生的嚴重後果,或許要凌駕於以阿之間的衝突之上。上至國與國、民族之間的對立紛爭,下至人與人的猜忌互鬥,總是會有難以駕馭的迸射砲火,禍及無辜。人們彷彿永遠不會信取歷史的教訓,沒有將「和平」豎立為高過一切的經世大纛,只是愚昧的作繭自縛,害人害己。(摘自《度:聖嚴師父教導的33堂人生修習課》,時報出版)作者簡介張光斗歷任電視台劇務、報社記者、駐日特派員、編劇、電視節目製作人等職務。最為相映的是電視節目《點燈》,該節目旨意在宣揚生命正能量,強調感恩、光明、堅持;前十年為電視台提撥製作費,而後憑募款經營節目16年,並成立基金會,前後已屆26年。曾獲得「東元人文獎」、世新傑出校友獎等。著有《發現人生好風景:擁抱今天的理由,留心就會看見》、《在轉角遇見你》等書。 前一篇文章 【梳理瞋心】 逆境要忍,順境也要忍 下一篇文章 【知己知彼】 別騙我,我才不相信你!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畫中有話】具象化我的內心世界【一舉兩得】功利性步行【此情此景】茉莉花【愛與犧牲】犧牲的媽媽 愧疚的女兒【小說賞讀】引路人:特納【職場心法】同理自己 也同理他人 作者其他文章【斗室有燈】海波如浪──〈台灣有個包青天〉的回響我家的年終大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