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室有燈】海波如浪──〈台灣有個包青天〉的回響

文/張光斗 |2024.10.11
1525觀看次
字級
王海波約二十歲時與張大千(右一)、黎玉璽合影。圖/王海波
溫哥華佛光山道場落成時,應邀前往表演,與星雲大師合影。圖/王海波
1992年5月16日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在洛衫磯成立,王海波(前排左四)應邀演出後與大師合影。圖/王海波
王海波應邀在西來寺演講,星雲大師在西來寺接見她與先生田文仲。圖/王海波

文/張光斗

真沒想到,九月分福報副刊的拙作〈台灣有個包青天〉一文刊載之後,不但在分享的臉書上,獲得許多讀者的熱烈反應,也有許多好友、讀者留言或當面跟我說,不但記得那位把花臉唱出神髓的清秀女子——王海波,也非常關心如今的王海波為何就隱出舞台?哪怕是她能再次站在台上,做系列的公開演講,將當年學戲,以史無先例的女性唱花臉的經歷,來轉換人生道途,影響下一代年輕人,繼續闡揚京劇文化之不墜,都會是了不得的功德一件!

上一篇文字,還沒有將王海波的豐功偉業做足介紹——她在台灣得過廣播金鐘獎、十大女青年獎;在大陸更是風光,不但獲得梅花獎,還是第一個站上央視春晚舞台的台灣京劇演員。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需要面對。海波的人如其名,站在舞台上,演過不少千古風流人物,就等於是在壯闊的海洋上見過翻騰的海象,歷經過狂風巨浪的險境,一旦乘風破浪過後,自能放開胸襟,笑看天下種種煩憂之事。在演藝圈裡,有很多大家心照不宣的忌諱,例如「代打」,也就是前面被邀請的要角,忽然辭退,必須立即尋人填補空缺。面對此一救火隊的邀約,很多人根本不用考慮就立即婉拒;但是王海波無所謂,她說,她都是在極為快速的情況下,欣然接受「代打」的任務。

有一回,亞太影展在海外舉行,該年是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當紅,郎雄、歸亞蕾都是代表團中的代表人物,唯獨一位要角臨時有戲約,無法分身,當年的新聞局與中影公司,火速聯絡王海波,希望她能加入代表團,海波二話不說,火速應允。就在影展的公開活動中,海波代表台灣,上台表演,不但演出當時還少見的變臉絕活,還同時將蟒袍(龍袍)換成旗袍,讓在場的觀眾全都起立歡呼,掌聲如雷,久久不斷。事後,歸亞蕾興奮地讚揚海波道,海波在台上暴雷的演出,彷彿就是中華隊的運動員在奧運拿到金牌一樣,那種衝破雲霄的驕傲與榮光,一生難忘。

一班京劇演員的生活圈子都很單純,除了舞台還是舞台,海波卻有大把的機會,與不同專業的人士共享不同的演出空間,例如國樂團、交響樂團、歌仔戲團……,無論與誰一同登台,她唱的還是京劇。有一回,她與歌手于台煙一同出國演出,還被分配在同一房間住宿。一晚,海波與大學歷史系畢業的于台煙聊天,詢問了許多歷史人物的背景與故事,居然就在台上掰起了歷史人物如曹操、孔明的星座與個性,沒想到觀眾的反應非常熱烈,就連在台下的父親都在演出後讚歎海波,雖然年少時不愛讀書,如今卻將歷史人物的個性以現代語言,活生生的展現在世人眼前。海波說,她與于台煙自此成了手帕交,每次回台,一定要相聚。

如今在洛杉磯,海波除了主持華語電台的廣播節目外,唯一的固定活動,就是在社區與大媽們一起跳廣場舞,當作日常運動。日前,中秋晚會,社區的華人將各種舞蹈、歌唱都搬上了台,她不扭捏,也上台唱了兩分鐘京劇花臉,沒想到現場一片喝采,許多人這才知道,社區裡隱藏了這樣一位大明星。

海波從不掩飾她過去曾歷經過的低潮。她說,尚未移民前,她有段時間,失去了生活的重心,更是排斥舞台,不想再粉墨登場;有一回,佛光山的《普門》雜誌想來採訪她,她不好拒絕法師,只好同意。來採訪她的是慧慶法師。訪談中,海波透露出當時混亂無章的情緒,並對未來的自己十分無望;沒想到,法師當場指出,能夠在舞台上演出各行各業的傳說人物,等於已將每個行當的精髓都通透到自己的血液中了,一旦走下舞台,邁入社會,只要勇氣與鬥志不斷,肯定可以找到最為合適自己的工作,這是無庸置疑的。法師的這段話,成為她重整旗鼓的心靈雞湯,日後無論遇到再大的低潮與考驗,這段話就如同海上遇難的海員,讓她抱住了一艘舢舨,可以順利地探頭呼吸,找到繼續奮力向前的動力。

或許是天生個性如此,也或許是舞台上後天的磨練與角色的潛入影響,海波的個性爽直不轉彎,喜歡她的人認為與海波相處不費力,言行合一,不用猜來猜去;但也有人認為她說話直接,得罪人都不自知。其實年歲也是一種琢磨機,可以自動地將人的某些稜角磨削修圓。海波說,大概是唱花臉、老生唱的,她的嗓音低沉;每回回台灣,與朋友約好聚會,大都是她決定餐廳,並直接打電話去店裡訂位。往往,訂位完成,對方都會重複道:「謝謝王先生!您的訂位確定了。」這在過去,是觸犯她的原則,她會立刻向店員抗議,聲明自己是女士;如今,她想開了,無論是先生或小姐,反正訂到位子就好,搞錯性別又如何?

心態的調適與轉變,說明了海波對人生的無悔與感恩。

與星雲大師結緣在洛杉磯,受到大師的影響與看重,若有任何佛光山的演出邀請,海波都非常歡喜地前往參加。為了這篇補述,海波拿出了許多珍貴照片,願意與《人間福報》的讀者一同分享;曾經親炙過星雲大師靄和溫度的過往,在在讓她珍惜;大師畫家張大千、國策顧問黎玉璽對她舞台上演出的鼓勵,也令她感懷於心。

只不過,海波十分納悶,哪怕她過去經常回台灣探親,為何就沒有機緣,前往佛光山位於高雄的總本山禮佛、參觀呢?我回答海波,那是先要起心動念才好,只要發了願,哪怕因緣不來敲門?是故,最遲明年春天,海波應該就會出現在佛光山的總本山上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