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2024年適逢龍年,但龍年效應卻沒發威。」TFC台北生殖中心院長胡玉銘表示,台灣今年1至9月新生兒僅9萬7733人,相較去年同期的9萬9652人,已減少了1919位新生兒的出生。若沒有重大政策改變,今年龍年恐將成為未來台灣出生率的天花板。
台灣少子化嚴重,生育率連年下降,2024年雖逢龍年,但生育率卻更加淒慘,對比2023年1至9月新生兒出生數,今年已大減近2000名新生兒。TFC台北生殖中心主任醫師黃馨慧表示,新生兒的減少是來自「社會結構」轉變,重點在於「不婚」,然而未婚族對於生育規畫愈來愈積極,來到生殖中心的未婚族連年增加,絕非只是單純「年輕人不生」的問題。
TFC院長胡玉銘說,台灣素有「婚育一體」的觀念,非婚生子女率僅約4%,而台灣社會不斷進步,年輕人大學畢業、出社會、工作穩定後,有養育小孩的經濟基礎時,大多已30歲左右,生育黃金年齡只剩4、5年而已。
胡玉銘指出,30至34歲女性有偶率僅41.4%,代表即使在適齡生育的年紀中,也只有4成女性有機會生小孩。TFC在臨床上陪伴過許多不孕症患者,深諳求子路上的種種困難,期盼《人工生殖法》在修法過程中,各界能夠看見因法規而受苦的人們,也看見台灣低迷的出生率,讓法規修訂能夠貼合台灣社會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