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建築獎 台大人文館獲首獎

 |2024.11.07
1358觀看次
字級
台灣大學人文館歷時19年才完工,刻意創造很多公共空間,獲「2024台灣建築獎」。圖/台大提供
礁溪國小運動場與地下停車場,融和上學步道也有遮雨空間,獲建築獎佳作。圖/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台灣大學人文館歷時19年才完工,刻意創造很多公共空間,獲「2024台灣建築獎」。圖/台大提供

【本報台北訊】「二○二四台灣建築獎」昨天揭曉,台灣大學人文館獲「台灣建築獎」,佳作則由南竿二六據點、台電萬大電廠、礁溪國小運動場並列,「建築新人獎」頒給新竹香山那魯灣集會所。主辦單位《建築師》雜誌表示,「台灣大學人文館」以極高共識獲得殊榮,建築師簡學義把獎項獻給等待建物落成多年的台大師生。

台灣建築獎今年共有二百二十件作品參選,從複選到實地場勘、決選歷時一個月。獲殊榮的台大人文館,當時面對台大校門意象、歷史建築(農陳館)融和、都市介面整合等議題的複雜基地,設計者以下挖二層解決文學院龐大樓地板面積需求,歷經先期方案發展(共十六個發展方案),與校方、都審、文資溝通,歷時十九年才完工,展現驚人意志力。

施工期間遇疫情

歷經4個校長

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簡學義直言,這個案子光前置溝通就花了五年,後五年仍持續化解各方問題,興建過程又遇上新冠疫情,「大家可能都沒想過,一個開工典禮,會有四個台大校長同時出席」。他感謝所有參與者及給予反對意見者,這讓團隊能更盡善盡美關照到案子的各個層面,他想把獎項獻給台大師生,感謝他們等待那麼久。

評審認為,設計者刻意創造很多公共空間如天橋、走道、樓梯、電梯、大小院落、中庭廣場、戶外劇場等,穿梭在建築群裡,讓基地空間非常豐富,人們在中間上下移動穿越時,會想要坐下來。

「台灣建築獎佳作獎」則有常式建築師事務所「南竿二六據點」,是馬祖戰地軍事文化轉譯計畫中,第一個完成改造的海防據點;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營造「台灣電力公司萬大水力發電廠辦公室」,以木構、鋼構、剛經混泥土造,呼應企業經營指標(ESG);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礁溪國小運動場及地下停車場」。

其中,礁溪國小運動場及地下停車場是礁溪「城鎮之心」步行系統的一部分。停車場串聯協天廟天棚、礁溪老街,讓學生走在上學步道有遮雨空間,人車分離,各得其所,讓純功能導向的停車場觸及市民生活的面向而獲獎。今年首度增列「台灣建築新人獎」,頒給林柏陽建築師事務所的「新竹香山那魯灣集會所」。

盼引起社會共識

維護建物環境

此外,今年也首辦「台灣建築二十五年獎」,鼓勵建物完工後驗證設計概念的妥適,並確保使用者維護,由潘冀建築師事務所與建築師王秋華設計的「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獲獎。建築師潘冀昨得知獲獎,感到意外又高興,尤其圖書館一九八五年竣工迄今近四十年,外觀仍能與校園環境關係搭配,值得安慰,他盼獎項引起社會對維護建物環境共識。

「台灣不缺豪宅、不缺高尚的環境,但缺乏好的環境建築。」潘冀表示,希望業主與社會能喜歡建築、使用建築且願意好好保護它。他期待未來建築師設計時,能更注重建物與周邊環境、都市間關係,把公共性做更好,「若這樣,台灣的建築和都市就有希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