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歷史上的玄奘

文/余遠炫 |2024.11.04
335觀看次
字級

文/余遠炫

小說《西遊記》中的唐僧確有其人,也就是唐太宗時偷渡西域到達印度的僧人玄奘,他的祖先是漢代的陳寔。

陳寔當太邱縣長的時候,發現家裡有小偷光顧並爬到梁上躲藏,陳寔於是把家人找來機會教育一番,藉此告誡躲藏在梁上的人要學好。小偷聽完訓話以後覺得慚愧,就從梁上爬下來磕頭認錯,陳寔還贈與小偷絲絹布匹,希望他從此改過。這就是「梁上君子」的故事。

玄奘大師除了有個令人敬佩的祖宗之外,父親陳惠則是具備深厚儒學功底並且喜愛佛學之人,曾當過江陵縣令。史書說他「英傑有雅操,早通經術,形長八尺,美眉明目」,是個俊帥型的人物。

隋文帝開皇二十年,玄奘出生在當時的洛州緱氏縣陳家村,也就是現在的河南偃師縣。他從小跟隨父親學習經史典籍,因二哥出家為僧,法名長捷,玄奘受到影響,也跟著學習佛法。

隋唐是佛教發展的高峰期,隋朝曾有過一年五十萬人出家為僧的紀錄,因此建立了嚴格的剃度制度,想當僧人需要通過考試認證才能剃度,並取得「度牒」當作身分證明,稱為「度僧」。

玄奘十三歲時,就破格成為度僧。原本他的年齡太小,按規定不能剃度,但因他精通佛學且志向遠大,所以破格特准出家。當時,一位名叫鄭善果的大理寺卿,見玄奘徘徊考場門外,就問他為何想要出家?玄奘回答:「志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玄奘年紀輕輕卻談吐不大凡,讓鄭善果非常驚嘆,並對其他人說:「誦業易成,風竹難得,若度此子,必成佛門大器!」

玄奘生於一個戰亂的時代,母親在他五歲時去世,十歲時父親也走了,成為孤兒的他跟著二哥到洛陽出家,後來又避難到四川。佛學底子深厚的玄奘認為,當時翻譯的經典有許多不明確、似是而非的地方,他因為想要更加精深地了解佛學,便決定到佛學的發源地──天竺求法。

天竺就是現在的印度,距離長安逾萬里之遠,但這動搖不了玄奘的決心。唐太宗貞觀三年,玄奘大師向朝廷申請通關許可,卻遲遲沒有收到回應,急著西行求法的他,於是決定以偷渡的方式出關,成了大唐偷渡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