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嘉義訊】都會地區已少見水井,但嘉義市大溪里完整保存七口明末清初的古井。大溪里長賴曜明表示,耆老曾表示,大溪厝是鯉魚穴,古井是鯉魚的眼睛,不能填平,否則將遭受災變,才保存至今,成為大溪里民的「守護神」。
第一次拜訪大溪里的人,都會驚訝於當地不但路旁有井,連路中央也有井,賴曜明指出,大溪里民把古井當成「守護神」,就如同金門的風獅爺一樣,目前七口古井保存狀況還不錯,其中六口可以清晰看出是由有弧度「古井磚」建造。他說,全台可能找不到同時保存七口古井的聚落。
賴曜明表示,據口述歷史,最先到大溪里開墾的漢人,是在一七○
八年,到今年剛好是三百年;從事大溪里社區營造的前嘉義市教師會長鍾孝瑩則認為,大溪開發史應該更早,因為已有居民傳到第二十代,以一代二十年計算,就有四百年,古井歷史還需請考古學者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