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社社區發展協會在嶺東巷的百年榕樹下營造一座牛車涼亭,讓當地居民一面乘涼,一面回憶昔日譗試牛坡豃農村光景。熊迺群攝
【本報台中訊】台中市南屯區春社里嶺東巷,早期是買賣水牛時測試水牛拉力之地,俗稱「試牛坡」。為喚起老一輩兒時回憶,春社社區發展協會特地在復興宮百年榕樹下營造一座牛車涼亭,每當夕陽西下,耆老們總會抱著孫兒坐上涼亭,述說地名源由與昔日農村光景。
嶺東巷民宅林立,但春社發展協會委員張子欽表示,在他年幼時,當地是寬敞且坡度達三十度的山坡道,早期農民要買賣水牛,都會先把水牛帶到此處,試拉裝滿木材的牛車,依拉車的力道作為議價標準,因此有「試牛坡」之稱。
張子欽說,社區發展協會積極營造昔日農村新風貌,在營建署補助下,選在嶺東巷復興宮旁俗稱「試牛坡」路段,設計一座牛車涼亭。
牛車涼亭以一棵百年榕樹為營造基座,茂盛的枝葉正好做為涼亭遮蔽。而這棵榕樹也有歷史價值,高齡九十二歲的老阿嬤表示,她年幼時,這棵榕樹就已高大茂盛,是當地村民農務後聚集聊天之所,她也是在樹下聽長輩說故事長大的。
如今每天早晚都能看到老人家靠在牛車涼亭座椅上,比著手勢,述說兒時的農村童趣,孩童則在平台上嬉鬧。在歷經數十年歲月後,昔日村民群聚光景,終於又在「試牛坡」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