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感測器 檢測腦部疾病 編譯/韋士塔 |2024.11.02 語音朗讀 59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目前檢測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需進行侵入性手術。圖/美聯社生物感測器能無線傳輸檢查結果。圖/UCSD官網生物感測器中的石墨烯電晶體。圖/UCSD官網研究人員希望改善阿茲海默症,以及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生活品質。圖/美聯社生物感測器,由高靈敏度電晶體晶片組成。圖/UCSD官網 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是老年人主要神經退化性疾病,兩者皆為不可逆的腦部疾病,但如果能及早發現,仍可透過藥物、手術等方式控制及減緩病情;以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SD)為主的國際科學家團隊近來研發出一種手持式的非侵入性設備,能夠檢測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的生物標記,將檢測結果無線傳送到筆記型電腦或智慧型手機,讓醫師及患者盡早擬定治療對策。研究人員在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報告表示,他們的新設備已成功檢測患者的體外樣本,準確性與目前最先進的方法不相上下;接下來,研究團隊準備使用這種生物感測器對唾液、尿液樣本進行測試。此外,這種設備未來也可能用於檢測其他醫療狀況的生物標記。UCSD雅各布斯學院(Jacobs School of Engineering)生物工程、機械工程和材料科學教授拉爾(Ratnesh Lal)表示,這種簡便的可攜式裝置,將可在住家、診所、療養院使用,及早研判受測者是否罹患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中占比最高的類型,是退化性的失智症,主要發病年齡在65歲以後,患者會出現漸進且不可逆的腦部退化。巴金森氏病則是好發在老年人的退化性神經疾病,患者平均發病年齡約為58歲,同樣是一種漸進式的退化疾病。拉爾教授表示,阿茲海默症至今仍無法治癒,目前主流療法是以藥物延緩記憶力及思考能力衰退。帕金森氏症目前同樣無法治癒,只能以藥物或手術治療幫助患者維持日常活動能力,紓解症狀。然而,這兩種疾病若能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對於患者生活上會有很大的助益;他說:「我希望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並拯救生命。」目前最先進的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測試方法,需進行脊椎穿刺和磁振造影(MRI)測試。由於患者對侵入性手術較為排斥,很難及早發現。對於已出現症狀且行動困難的患者,或是無法及早前往當地醫療機構的患者來說,接受檢測也不容易。近年來興起的推論之一,是從視網膜中可觀測到與阿茲海默症病人類似的類澱粉蛋白斑塊沉積物。拉爾教授的研究團隊以此為依據,開發一款輕便的手持式生物感測器,搭載高靈敏度電晶體晶片。研究小組以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患者的類澱粉蛋白斑塊沉積物測試,發現生物感測器能準確檢測出特定生物標記物。拉爾教授表示,新型裝置是透過電流檢測而非化學檢測,比現有的方式更容易使用,且更準確。拉爾教授強調,到2060年,大約有1400萬美國人患有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的患者也正持續增加,他準備在醫院和療養院進行。如果進展順利,他希望在一年內將該設備推向市場。 前一篇文章 微型裝置 迅速診斷心臟病 下一篇文章 荷蘭掀環保競賽風潮 住家庭院變花園 翻轉地磚 為城市添加綠意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追光者2025.09.0803【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4【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5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6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12025.09.0908西來寺菩提盃競賽 英文共修社群增長智慧2025.09.0909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10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信為道本2025.09.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熱浪侵襲 讓人易怒、抑鬱、更暴力 高溫影響神經系統 恐損大腦結構新穎 作用機制截然不同 AI研發新型抗生素 對抗超級細菌 全球邁向碳中和重要策略 二氧化碳轉為醇 變身高價值化合物拆卸式發電系統 充分利用空間 鐵軌太陽能板 綠能技術大創新優格製成活性水凝膠 創新再生醫學 作者其他文章熱浪侵襲 讓人易怒、抑鬱、更暴力 高溫影響神經系統 恐損大腦結構新穎 作用機制截然不同 AI研發新型抗生素 對抗超級細菌 全球邁向碳中和重要策略 二氧化碳轉為醇 變身高價值化合物拆卸式發電系統 充分利用空間 鐵軌太陽能板 綠能技術大創新優格製成活性水凝膠 創新再生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