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環境部昨審查台中電廠第2期新建燃氣機組計畫(中火2期)環評案,儘管環團、地方民代提出多項質疑,包括機組規模不減反增,2032年前總空汙排放量並未減少,燃煤減量不明確等,地方里長甚至一度和環保團體爆發口角,氣氛緊張,前後歷時4小時審查,環委要求台電說明清楚空汙物及溫室氣體減量情境規畫等,全案通過環評審查。
對此,台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痛批,環評竟僅要求台電評估燃煤減量規畫就通過環評,相當離譜。中部環團也質疑,中火假藉「以氣代煤,行擴廠之實」,10部燃煤機組加上未來6部燃氣機組,在燃煤機組未除役情況下,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火力發電廠,燃氣機組還是有碳排,中火還要暴增燃氣,是減碳開倒車。
根據台電規畫,本計畫開發基地位於台中市龍井區的台中港電力專業區內,規畫設置4部燃氣複循環機組,總裝置容量550萬瓩以下,計畫面積約34.3公頃。根據立法院「中火以氣換煤」主決議, 為加速推動台中電廠新燃氣機組計畫及天然氣接收站計畫,台中電廠10部燃煤機組提前11年,於2035年全部除役。
立委廖偉翔、羅廷瑋表示,現在中火規畫以氣換煤減少空汙,但這樣的規畫下在沒有淘汰燃煤機組下,整體裝置容量來到1140萬瓩,中火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火力電廠,而鄉親的最低底線是實質的1:1的燃氣換燃煤,因此增氣拆煤才是正途。
環評委員表示,台電應有諸多考量才預備這麼多燃煤備用機組,但目前各界互信不足,台電應建立緊急備用啟動的程序,以及要提出儲氣槽安全評估等。
增氣減煤計畫不明 遭轟「空頭支票」
台中市副市長黃國榮說,中市府並不反對增建燃氣機組替換燃煤,只不過經濟部前部長王美花於中火1期計畫時承諾將每新增建1部燃氣機組就會拆除1部燃煤機組,但2期卻是增建4部燃氣機組只拆除2部燃煤機組,和先前的承諾有所出入。
台中市政府環保局長陳宏益說,台電強調施工期每年友善減排空汙總量約11噸,到了2032年總計可減排約69噸,但這樣來看2032年以前根本就沒有所謂減煤,增氣減煤擺明就是空頭支票。
台電表示,備用機組是應對國安和天災的預備措施,留下6部燃煤機組有其必要;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補充,中火也是台中市減量最大的固定汙染源,保證未來空汙放量一定會優於環評空汙容許值。
本案最後在開發單位承諾補充天然氣儲槽安全設置規畫,以及依據台中電廠1、2期及中佳發電廠的啟用情境,呈現各情境燃煤減量規畫,以及空氣汙染物、溫室氣體減量情形等,經環委討論後決議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