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敬琳
宅配空紙箱一落地,我家貓咪「橘子」便鬼祟徐步睜眼直視,先環顧紙箱外,再小心探視內裡,覺得安全乾淨,最後安心入內踡跼趴睡。這一幕,拉回多年前的記憶。
畢業後我到外地謀職,大部分時間心力都給工作,甚少關心家中人事,偶爾周末返鄉,常出現與父母相視無言的窘況,還好有橘子。橘子十七年前成為家裡一份子,因她出現,悄然改善親子關係,使我們逐漸靠近。
一次,清明連假與家人上山掃墓,回家後把祭品從紙箱中取出,空箱暫擱地板,須臾,橘子好奇緩行靠近,先是下巴磨蹭,再來舉起前足張爪攀住邊角,確定此物穩固才分別左右前足輪流前後摩擦足掌,最後閃進箱內,喬一個舒服的姿勢趴睡,即便我們移動紙箱或示意要她離開,她完全不為所動,儼然霸占那口紙箱。
我用食物引她出箱,她後足離箱,母親快手移箱,她居然放棄吃食,轉身尾隨母親手中的紙箱,我們看了好氣又好笑,頭一次發現橘子有這等癖好,我也好久沒跟家人一起大笑,一起歡談家裡的樂事,直到晚餐,我們還忍不住拿來談論著。
此後,她常是我返家省親首開的話頭,無論她撒嬌裝萌或調皮闖禍,都成為父母口中說不盡的趣聞,其中最令兩老捧心的,莫過於橘子總在他倆開門進屋之際,守候門口,一見人便奮力張口喵叫,連平日水汪大眼都彎成新月,煞是可愛,瞬間融化倆老的心。
倘若心煩,尤與家人鬧不愉快,我們都習慣將注意轉移至橘子,蹲身摸她或抱她入懷,藉由撫摸柔毛軟物的觸感,以及目視可愛動物的欣悅,來撫平或抵消負面情緒。如遇氣憤難平,不免對橘子斥責,把她當作惹怒對象教訓,但僅止口頭宣洩,絕不動手,她通常聽得一愣一愣,轉身便擺尾走了。
她是一位好脾氣的女士,多年不變,從不與我們計較親子失和時,是如何又如何自私卑鄙的利用她,即使求和也拿她作說客,假借她的名義向父母道歉。有她,讓索然無味的生活增添趣味,讓一觸即發的衝突消弭烈焰,更讓因時空導致疏離的心再次凝聚。
見橘子睡得香甜,隱約聽到斷斷續續酣眠呼吸聲,生活無憂如此,便是幸福,紙箱,也自成她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