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常說「不好意思」的意思

文/劉光能 |2024.10.24
804觀看次
字級

文/劉光能

不管是彼此不經意的身體觸碰,被對方擋住去路急於通過、向人問路問訊、送餐到客人桌上……,甚至明明錯在對方或是要給對方好處,卻愛講一句「不好意思」先退讓一步,不是很有禮貌、很文明的舉動嗎?

中秋節近午去善導寺拜過祖先之後,因為前一天終於交出一篇十分難產的文稿,突然很想做一點無目的、沒意義的事情放空一下。於是臨時決定,就近去三鐵共構的京站廣場亂吃、亂逛一通。

地下層的美食街人潮洶湧,但我滿幸運,兩眼在關鍵瞬間及時搜尋到一張兩人座的高腳小圓桌正好空出來。

等我坐定開動,便有一個長著肉肉的小圓臉、眉眼自帶滿滿笑意的小青年,推著一個銀亮外殼、XL等級的大尺寸旅行箱走過來,站在我眼前的空位一旁問道:「這裡有人坐嗎?」我說沒有。接著他又問:「我可以和你一起坐嗎?」他的態度要比一般的年輕人溫文有禮,不過,用語倒像是……別有他意的搭訕。

我心裡覺得好笑,回了一句:「沒問題!」他聽了,毫無戒心的丟下看起來裡外都滿「有料」的行李。然後,顯然是在美食街逛了一圈又在其中一家排了隊,才不慌不忙的端著餐食回來,臉上還是一副討人喜歡的笑意。

我隨口問他:「出國旅行剛回來?」

原來是新加坡華人,會計系剛畢業,已經找到工作等著下月初上班,趁空出國來台旅遊;才下飛機,先已在西門町一家Airbnb訂房,但是要等四點才能進門,所以推著行李在附近隨便逛逛。

還有,他的成績不太好,沒能進公立大學,只能讀私立,念的是一所英國學院的新加坡分校。怪不得,他應該是直接把很正規的英國英語翻譯成華語但是翻過頭,才會出現「一起坐」的曖昧問話。

他是第一次遊台,好奇的問東問西。而我,曾經在一九九○年代參加法國駐星文化處主辦的亞太地區大學法語教師研討會,長達五、六日,對這小而猛的當代「城邦」有些實地認識,之後多少也會留意相關報導,自然不難找到話題。

我們這樣一邊用餐一邊愉快的問答一陣之後,有個女性清潔工過來收拾桌面。他又問:「我們會叫『阿姨』,台灣也這樣嗎?」

在我小時候,除非遇到真有親屬關係抑或熟如親人的長輩,否則父母會自動選用帶點「邊界感」的日語,教我們叫對方「歐吉桑、歐巴桑」。

成年後留歐多年,對同學或朋友習慣不分年齡直呼其名(不帶姓),其他人則用對等,無分長幼、尊卑的「先生、女士、小姐」(單用或於其後單加姓氏)互稱,就算師生之間也是如此;已經變得理所當然,也覺得更單純、自在。

此所以,返台任教之後,自然不會隨口和人「稱兄道弟」;更不會無端裝熟,言不由衷亂套親屬關係,叫人「叔叔、伯伯、阿姨」。年紀漸增之後,甚至有點討厭被生人、路人叫「叔叔」,尤其「阿北」;除非對方不是好比替卡通配音「裝小」裝得很假的成人,而是「真小」,真帶稚氣的兒少。

想想也很奇怪,在台灣,為什麼一般會用華語叫「叔叔」卻用台語叫「阿北」?又怎麼都不會叫「舅舅、姑姑」,而且兩岸皆然?

對岸更奇怪,影劇裡,年輕人去交往對象的家裡作客,見的明明是人家的父母,不叫「伯父、伯母」,卻分別叫兩人「叔叔、阿姨」,活像只當他們是不具婚姻關係的同居人似的,不是很失禮嗎?

我就新加坡小青年的問題在腦海裡「快轉」回想了一下,發覺我必須對路人、生人或其他不具親屬關係的男女開口,起頭似乎都會用「不好意思」來取代虛有其表乃至虛情假意的「親屬類稱謂」,包括感覺更適合用於公商業務場合的「先生、小姐」。連帶發現,不少台灣人不知從幾時開始,好像也都這麼做。

幾個月前,有媒體報導,說有外國人聽到台灣人時常掛在嘴上,而且往往講得莫名其妙的「不好意思」,實在無法理解甚至有些厭煩。臉書上有本國人跟著附和,還招來不少人按讚。

年紀日長,我對劇情片/紀錄片兩者的興趣彼消此長日甚一日,自然更不會追劇。但還是有注意到,日劇、日片裡動輒說聲sumimasen(不好意思),好像是真有可能覺得打擾到別人,或者只是要拜託對方做什麼事的時候都會用到,很萬用。意思和英語也時常掛在嘴邊的sorry或please差不多。

說起來,頗有「文化熔爐」味道的台灣,不就是耳濡目染,所以不管是彼此不經意的身體觸碰、被對方擋住去路急於通過、向人問路問訊、送餐到客人桌上……,遇到諸如此類的情境,不問有必要沒必要、有理沒理,甚至明明錯在對方或是要給對方好處,卻愛講一句「不好意思」先退讓一步,不是很有禮貌、很文明的舉動嗎?

再說,就算只是用來取代「叔叔、阿姨、大哥、大姊……」等等「非必要」的稱謂,總比亂套關係一不小心「恰到不好處」來得好吧?

我有次搭捷運,先一步和一個半揹半抱奶娃的少婦前後上車。車裡有點滿,旁邊有個上班族打扮的輕熟女,就像很多台灣人讓位讓得未免太過「為善不欲人知」那樣,面無表情的起身、一聲不響的鑽進拉著吊環的人群裡。

抱娃少婦猶豫的瞄了我一眼頭上的白髮(時不時讓人疑惑是真白還是早白),我毫不遲疑的對她說:「妳坐吧!」少婦隨即講了一句:「說『謝謝薯叔』!」

結果,我沒聽到咬著奶嘴的小娃開口道謝,反倒平白被「代言媽媽」占便宜,隨口降級變成(她老公的)「小弟輩」了!

我自然知道對方有口無心,可正因如此,加上我偏又不愛裝小,所以更沒能忍住,回了她一句:「不好意思,不是叔叔,是叔公!」

這時,奶娃忽然衝著我做了個特技表演,手舞足蹈咧嘴一笑,又在奶嘴就要掉出來的瞬間及時咬住,既快又猛的吸了幾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