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四十八歲許姓男子,為完成單車環島夢想,每周辛苦練習,但近來察覺左側鼠蹊部似乎「腫了一小包」,用力時變得比較明顯,躺下後反倒消失不見。他擔心是「壞東西」,連忙就醫檢查,結果是疝氣作祟。經醫師建議,採腹腔鏡微創修補手術,隔天即返家休養,讓他自信恢復「一尾活龍」。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許瓈文表示,「疝氣」指的是身體器官或組織從周圍體壁較弱處突破,導致該部位突起成一包,依照位置不同,可分為鼠蹊部疝氣、腹壁疝氣、切口疝氣等,其中以鼠蹊部疝氣最為常見,可細分「腹股溝疝氣」及「股疝氣」,前者以男性、高齡、肥胖以及家族史居多,後者則常見於中老年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