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雲橋。圖/Jane
文/Jane
早上,同學告訴我她折騰了一夜,成功將回台的班機延後兩天,以避開颱風。有時間就是可以任性,她又可以隨興在京都多玩兩天,讓在京都即將滿一個月的我都奢想:「是不是也可以延個幾天?」在京都,每天都像欣賞一幅新畫,吸引我去探索更多美好,沒住個三、五個月,恐難盡興。
前一晚忙著延後班機、續訂飯店和增時網卡的同學提議,我們早餐就去「進進堂」吃一頓壓壓驚。吃早餐時,鄰桌遇到一對姐妹,她們是住在日本的華裔藝術家,正在附近辦展覽,熱情地送我們畫展的邀請卡,我們循著邀請卡上的地圖前往時,驚喜發現畫展地點竟然就在「進進堂」隔壁,這樣的巧合更讓我覺得在京都處處充滿驚喜。
畫展的展品美麗而優雅,融合了童趣與喜悅,正如兩姐妹給我的感覺。她們不僅出版中日對照的漢字書,還有圖文並茂的兒童繪本。我們開心地互加臉友、拍照留念,這樣的文化交流豐富了我的旅程,也讓我在吃喝玩樂中,增加了一點藝術的氣息。
接著,我獨自走到京阪三坂站,準備坐地鐵去東福寺。經過三坂大橋時,看到日本節目正在採訪一家賣棕櫚掃帚和棕刷的店,店家的老婆婆手握棕刷,在錄影機前語氣溫和地說明它的用途。我上Google查詢,得知這家竟是已創立超過兩百年的內藤商店。它是一家古樸而沒有招牌的名店,我想,品質,就是他們最響亮的招牌。我其實也很想買支耐用好掃的掃帚,就怕帶不回去……
東福寺的名字源自奈良的東大寺和興福寺,是日本最古老也是最大的禪寺。走在木造的臥雲橋上,仰望通天橋,周圍的楓林蓊鬱,是拍照的好地點。恰巧遇到一家三口的遊客,我自願幫他們拍全家福,看了照片,他們直誇我會取景,其實是身在美景中,怎麼拍都美。他們約莫八歲的女兒不怕生,沿路開心地跟我分享去過的景點,這些與陌生人互動的片刻,是我獨旅美好的回憶。
我在寺院裡走著,烏鴉和蟬的叫聲伴隨著我,讓我覺得這裡的一切都是那麼和諧。整座寺院被濃密的楓樹包圍,可以想見這裡為何是賞楓勝地。我在心中默默祈願,當楓葉轉紅時,我能再回來。
這次的京都之旅好事連連,每一次遇見、每一個瞬間,都豐富了我的旅程。在這裡,我珍惜當下的邂逅,感悟生活中的美好無處不在,也學習以更開放的心去迎接每一個新的挑戰和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