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動質樸】 南朝造像碑龕藝術 |2024.10.20 語音朗讀 216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金屬造像的藝術效果如何,是由作為模型的「雕塑」效果來決定的。圖/微信旃檀精舍南朝梁武帝崇信佛教,在他積極護持下,佛教造像藝術發展達到巔峰。圖/微信旃檀精舍南朝佛教造像風格多變,部分作品展現印度化的元素,豐富了佛教造像的表現方式。圖/微信旃檀精舍世俗化是民眾喜愛的佛教樣式,尤其是具有世俗特色、人間煙火的佛像。圖/微信旃檀精舍南朝造像龕的題材出現不少經變故事,「淨土變」也成為工藝表現的首選題材。圖/微信旃檀精舍夾紵造像重量很輕,單人就可以隨意搬動,大大便利了當時僧眾到各地弘法時的需要。圖/微信旃檀精舍釋迦佛立像龕目前只剩本尊釋迦佛,以及兩側侍從菩薩、十尊比丘尚屬完好。圖/微信旃檀精舍觀音立像龕上部殘損嚴重,觀音居中而立,左右從後至前分三層,分列二菩薩、二弟子。圖/微信旃檀精舍 文/本報綜合報導 南朝蕭梁時期(502~557),武帝崇信佛教,在他積極護持下,佛教發展達到巔峰。現存近百尊南朝佛教造像中,蕭梁作品數量最多,亦可證明。南朝佛教造像風格多變,部分作品展現印度化的元素,豐富了佛教造像的表現方式。這些外來的新風格,不單是模仿,而是在漢文化的基礎上,重新詮釋創造出的一種嶄新面貌。南朝宋、齊的石刻造像立龕大都以質樸見長,到了梁朝,在皇帝崇佛的身體力行之下,造像碑龕的創製更出現精細的工藝。佛菩薩立像龕梁普通四年(522)有釋迦佛立像龕,高35.8公分,寬30.4公分。此龕已經殘破,作為背景的舟形背光有三分之二已經不存。只有本尊釋迦佛及兩側侍從菩薩、比丘十尊尚屬完好;形像比例合度,衣飾已有繁複的趨勢。下方台基浮雕六個伎樂人物,與北朝伎樂不同的是,這些人物以載歌載舞的造型出現,世俗娛樂趣味十分濃厚,龕背面有「佛傳故事」及銘文,構圖簡潔生動。梁中大同三年(548)的觀音立像龕,高44公分,底寬37公分。上部殘損嚴重,觀音居中而立,左右從後至前分三層,分列二菩薩、二弟子。台基兩側各是足踏白象的普賢菩薩與護法獅子。觀音及眾菩薩花冠巍峨,瓔珞垂飾,相貌雍容。下方有伎樂十二人,演奏舞蹈者八人,姿態各一,造形優美,有詼諧之趣。世俗化經變像南朝佛教造像有明顯的「世俗化」特色,主要表現在伎樂天這一類形像的塑造上。從《世說新語》記載可知,當時佛像雕塑高手戴逵的創作已經具有「世俗」的特徵,庾道秀觀賞戴逵的雕像後說道:「神猶太俗,世情未盡。」事實上,戴逵所製之造像,甚稱「道俗觀者,皆發菩提心」。庾道秀對戴逵的評議反而是戴逵造像的成功之處,顯示他的創作正是民眾喜愛的佛教樣式,是具有世俗特色、人間煙火的佛像。南朝造像的「世俗化」,不惟伎樂天形像,就連主尊佛像都有「神猶太俗」的事例。不過,就數量而言,伎樂天的「俗情」表現較多,而且較不會受到像庾道秀這樣的批評。南朝造像龕的題材紋飾上出現不少經變故事。南朝位於南方,社會生活相對穩定,物產豐饒,民風勤勞,經濟生活較北方優越許多,於是經變故事的主題漸漸受到社會認同,宣傳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宗」影響日益普及,「淨土變」也成為藝術表現的首選題材。造像碑畫雕刻工藝南朝造像碑畫技法,明顯繼承漢代畫像的表現手法,那種「減地陰刻」的方法,使全幅作品呈現淺浮雕的樣式風格。但畢竟時間已經過百年,在畫面透視表現上已有很大的進展,造像碑上方經變圖中的建築、樹木之間的遠近透視關係,比例更近於合度。而下方諸多經變、本生故事畫面,用山石樹木穿插,更是自然而富於裝飾性,體現了南朝造像碑雕刻技藝的創新。多元宗教工藝「宗教工藝」的造像依據材料的種類,分別有不同的工藝方法,金、銀、銅等造像屬於金屬工藝;檀木則屬於雕刻。金屬工藝首先要求有「模」,事先用泥、木等材料塑、雕原大小尺寸的造型,然後裝入砂箱,再根據選定的金屬材料,熔化後澆灌入砂箱。冷卻後撤去砂箱,就有了金屬的造型。 金屬造像中的「模型」是重要的因素,製造模型其實已經就是「雕塑」的創作,金屬造像的藝術效果如何,是由作為模型的「雕塑」效果來決定的。檀木雕刻在選材上有整段木材和拼接木材的區別。一般來說,整段檀木材料較難取得,尤其是大件作品。在雕刻上,事先分出頭、軀幹的大小比例,雕出大樣後再逐步入細。木雕刀有直口、圓口、三角單刃等不同,使得雕刻刀法顯得相當豐富。分段拼接的造像,一般是把頭部與軀幹分成兩部分,有的還把雙手、雙足也分開另刻。各別完成之後再組合拼裝成一個整體,經修整後再上彩裝飾。漆製也是傳統工藝之一,在造像製程中,漆的應用也非常廣泛。這種漆工藝製作的造像,又稱為「夾紵造像」,優點是可以完美地表現塑像原作(坯體)的細致部分。同時,也因為只有幾層紵布與漆膜,夾紵造像重量很輕,單人就可以隨意搬動,把夾紵造像放置在龕內或架置在車上,大大便利了當時僧眾到各地弘法時的需要。 前一篇文章 【文物神皋】 傳古鑑今 華蓋大千 下一篇文章 【瓷塑藝術】元明時代佛教造像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3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4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5氧2025.09.1206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7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8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09笑氣 讓人笑不出來2025.09.1210預防血糖失控有訣竅 多運動做好壓力管理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韓承寶華 禎佛遊化【梵華寶蓋】佛門聖瑞 法義玄微觀自在 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字源最美微笑佛造像佛笑有五因緣 放五色光加持眾生 作者其他文章莫迪會見普亭 盼俄烏戰爭盡快落幕面對災厄無常 善念可化解與修復天然營養時蔬料理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創意處方箋 滋養心靈活力倍增北韓秀新型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