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天憫人】被退學四次的榮譽博士

文/沈珮君 |2024.10.06
438觀看次
字級
二○二二年,黃春明獲頒台大名譽博士,與夫人一同出席典禮。圖/資料照片
黃春明《小駝背》撕畫童書,寫痛了孤獨的靈魂。圖/聯合文學提供
作者簡介 沈珮君 台大哲學研究所畢業。喜歡寫作,喜讀社會科學。愛貓愛狗,心疼刺蝟。曾任《聯合晚報》編輯主任、採訪主任,也曾任《美國世界日報》台灣辦事處主任,以及《聯合報》副總編輯、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曾獲《中央日報》86年第9屆中篇小說特等獎,並以筆名「洪荒」出版《引號裡的語言玫瑰》(探索),以及《你的傷只有自己懂》(天下文化)。

文/沈珮君

「小駝背, 像烏龜, 東奔西跑無家歸。……」——《小駝背》



被學校勒令退學,小小年紀,人生可能就此瘀青一大塊;若被退學四次,百口莫辯,應是「作惡多端」了,而這小子最後居然完成「師範」教育,為人師表,並成為備受敬重的大作家,除了得到國家文藝獎,他還獲得四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最新一個是台灣大學在二○二二年、他八十八歲時頒贈的。

他是黃春明。多數人就算沒看過他的小說,也看過改編的同名電影:《兒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莎喲娜拉.再見》……。

最近重讀黃春明,像「少小離家老大回」,那些淡忘的風景、器物、語言、人,忽然出現眼前,無不熟悉,卻又陌生,彷彿在人生漸暮忽逢兒時老友,驚喜之餘,也有不知從何說起的滄桑。

有些事情也突然明白起來。譬如在他寫的〈小寡婦〉中,我終於了解了自己一段童年。民國五十七年左右,我們家從彰化縣和美鎮搬到台北巿北投鎮,對我來說,像是到了外國。上學路上看到的不再是稻田、牛車,而是溫泉飯店;晚上一閃一閃亮晶晶的不是星星,而是市區商家的霓虹燈;摩托車飛嘯奔馳,後座載著的多是身材姣好的長腿美女,同學告訴我,她們是「雞」。我們在鄉下養過雞,這些漂亮姊姊怎麼會是雞?

我家住在陽明山一個山谷聚落,附近有一些大門大院,養著大狗,很少看到人進出,鄰居小孩說裡面住的是美國人,我看過一個金髮青少年在河邊洗刷一匹高大的棕色馬,我也曾被美國小孩用沖天炮橫向發射擊中小腿,回家才敢哭。我從黃春明的〈小寡婦〉看一個酒吧如何發想、創設、壯大,才恍然大悟自己北投童年看到的溫泉飯店,原來是因應美國駐軍而開發的具有台灣特色、日本風情的「產業經濟」。

點畫孤獨的靈魂

我把「黃春明」撫心印著,不是因為他那些廣為人知的名著和電影,而是因為他的童書《小駝背》。我那時因工作關係,每天凌晨兩、三點才下班,女兒睡前看不到媽媽,我用聲音陪她們,錄音說故事。那天,我和女兒一起錄讀黃春明的《小駝背》,念著念著,想到我那天生殘障、天天硬著頭皮上學、忍受同學羞辱、十九歲去世的弟弟,大放悲聲。女兒嚇壞了,但也刻骨銘心,她們自小關懷弱殘、少數族群,包括人以外的動物,和《小駝背》有關。

小駝背,是任何一個獨特、孤單、脆弱、受挫、躲藏角落的靈魂,若我們打開眼睛,就會發現到處都是。

我們小時讀的童話開頭常是「很久很久以前」,那些故事也跟我們人生很遠很遠,主角是公主、王子。黃春明的童話是稻草人、麻雀,是自卑的短鼻象、不抓老鼠的貓,他委婉告訴孩子的是成長過程中的徬徨、霸凌、寂寞和愛,他用風趣的筆調,讓人看到的是我們環境裡活活潑潑的草木鳥獸,及當你「與眾不同」時,那實實在在被歧視的痛和對被認同的渴望。

(摘自《他鄉.故鄉:在動盪的時代,「台灣行者」把我們的島打造成世界的光》,聯經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