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6年出版的《荒誕書》是「現代無厘頭文學之父」愛德華的代表作,書中有篇寫著:「有位女士鼻子太長,總是碰到腳趾,只好雇用另一位女士,捧著她的鼻子外出散步。」圖/小麥田提供
作者簡介
王淑芬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曾任國小教務主任、輔導主任。不但會寫有趣的故事,還主持過數個電視廣播節目來推廣兒童文學閱讀。重要作品:台灣小學生人手一冊的校園生活故事【君偉上小學系列】,兒童小說《我是白癡》、《我是怪胎》、《我是好人》、《地圖女孩.鯨魚男孩》,其他作品有《一張紙做一本書》,以及【愛思考的貓巧可系列】。圖/小麥田提供
文/王淑芬
流落荒島只能帶一本書,你會選哪一本? 我得到的答案多半以求生類居多,但有個孩子的選擇讓我最難忘︱︱他要帶《笑話集》!人生常有荒島時刻,寂寞無聊時,當然需要解悶之書。因此,會出現「無厘頭文學」其實不難理解。
荒誕、胡謅、荒謬、廢話文學的詩歌或書,聽起來會讓嚴肅文學擁護者搖頭;不過,被視為「現代無厘頭文學之父」的英國作家愛德華‧李爾,作品直至今日仍被傳誦。一八四六年出版的《荒誕書》是代表作,比如書中有篇寫著:「有位女士鼻子太長,總是碰到腳趾,只好雇用另一位女士,捧著她的鼻子外出散步。」圖畫當然也是極度誇張。
愛德華‧李爾一八六七年創作的《貓頭鷹與貓》(The Owl and the Pussycat),不但改編為許多繪本、動畫,更衍生出不少以它為靈感的創作,曾被英國民眾票選為「最喜愛的詩第一名」。
打著「無厘頭」字號的老繪本, 數量之多讓我驚訝。先不提比較大人味的愛德華‧李爾,或美國的愛德華‧高栗,或是誇張童謠改編如《有位老婆婆吞下一隻蒼蠅》等各種繪本。
傻瓜書名逗樂孩子
我們先從繪本大咖︱︱蘇斯博士的「傻瓜們」系列開始介紹。一九三一年,由亞歷山大‧阿賓登(Alexander Abingdon)撰文,蘇斯博士首度以他辨識度高的滑稽風格繪圖的《傻瓜們》大受歡迎。同年立刻再推出續作,是《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書中蒐集不少學生的蠢話或瞎掰,出版後大受歡迎。作者蒐集了小學生在作業或考卷上的胡扯, 比如「聖經是我寫的」、「富蘭克林摩擦貓的背而發現了電」、「真空是指教宗居住的空曠空間」等。
老實說,我也愛極了小學生在考卷上的妙想錯答。說不定有人也可以蒐集小學生妙語,加上幽默插畫,推出台灣版的爆笑繪本呢。也許是人類的某種原始本能,只要書名有「傻瓜」便能逗孩子開心。美國作家哈里‧ 艾拉德(Harry Allard)自一九七七年起,也以傻瓜之名推出系列之作,《傻瓜出門去》(The Stupids Step Out)、《傻瓜都死了》(The Stupids Die)等,連莫里斯‧桑達克都說這書名挺好玩的。
美國繪本大師艾瑞‧卡爾的《胡說八道秀》(The Nonsense Show), 以連篇荒謬向超現實主義致敬。比如老鼠抓住了貓、鴨子從香蕉中跳出來。貓對老鼠說:「不是應該我抓你嗎?」老鼠回答:「本來應該是這樣啦,但我們正在演超現實劇,你就配合一下吧。」孩子必捧腹大笑。
民族性看似謹慎的日本,也出現著名繪本作家的無厘頭作品。比如被封為「日本無厘頭繪本之神」的長新太,他的《橡皮頭蹦太郎》和《高麗菜弟弟》我每次看每次笑!Q-rais 的「兔老大」系列,我也是笑彎腰的忍不住對這幾隻傻氣兔子說:「是怎樣啦你們!」
想想百年前,繪本作家就已經想像力大爆發,希望讀者們開卷有趣,有時,不妨拋掉議題束縛,短暫的放空一下,接納這些無意義、卻有笑意的書吧,別輸給舊時代的阿公阿嬤啊。
(摘自《繪本不思議:穿洞、顛倒、調皮搗蛋加上難解謎團……經典繪本創意大集合》,小麥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