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傳承】有斗的旗杆─訪苗栗湯氏宗祠 文/徐秀美 |2024.10.02 語音朗讀 126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旗杆與方形旗斗。圖/徐秀美正廳內牆上書有「忠孝節義」。圖/徐秀美半月形禾埕。圖/徐秀美 文/徐秀美苗栗市嘉盛街一百六十五號的湯氏宗祠,建於清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是一座客家三合院建築,和東面的筆架山、墨硯山遙遙相望,現在則是小太禓關懷協會的據點。宗祠管理人說,其祖先清朝時從廣東省鎮平縣高思鄉(今蕉嶺縣高思村)來台,因群山環抱,似一口朝天大圓鍋,而湯氏族人聚居其下,於是有「高思一鍋湯」之稱。自第十六世來台已二十幾世,至今約有一千六百多位族人,目前還有長輩在此活動。然而在新舊衝擊的時代,他們也正面臨重修、重建或捐贈為古蹟等議題。遠望正屋的紅瓦、灰色月牙屋脊與彩繪雕花燕尾翹脊,屋脊中段的格柵排氣孔清晰可見,護龍上的壓瓦磚仍完好壓疊著。我欣賞護龍左尊右卑的昭穆禮制,讚歎先民建築的智慧!接著抬頭看到雀替的位置,左右各有一隻鰲龍雕刻。鰲龍為龍首魚身的形象,相傳是三千六百條鯉魚抵達龍門山時,最有靈性且唯一能躍過龍門的那一條,於是神格化成「鰲龍」。除了高昇的意象之外,因鰲龍能夠噴水救火,置於正廳前乃取其防火防災之意。這一對鰲龍,不但是湯家越過龍門的象徵,也是苗栗市傳統建築中最大的一對。雕工活靈活現,藍色眉毛昂揚,眼睛炯炯有神,金黃色的龍鱗與鬍鬚搭配白額頭、綠鬃毛與紅鼻子,其中一隻露出白色牙齒,另一隻則含著金色珍珠。中國四大靈獸之一的鰲龍,值得細細品味!通梁上,裝飾有獅座及象座的木雕刻。獅子雙眼圓睜,嘴微張,鬃毛螺旋翹起,非常神氣;象座身體雕有羅紋,口銜蓮花,寓意「錦上添花」。其下,繪有教忠教孝的啟蒙故事〈躍鯉供親〉和〈負米供親〉圖,人物表情、衣著線條皆十分細緻生動。門楣上〈湯氏宗祠〉匾前,掛了〈進士〉的匾額一方與〈貢元〉匾額三方,柱上雕花寓意「花開富貴」。進入宗祠後可見許多金色的元素,神龕兩側亮晶晶的的長聯各二十二字,上聯運用典故介紹祖先來處,下聯以堂號期許祭祀綿延,神龕上則有四字金匾〈吞星世德〉。正廳白色牆壁上,以行書揮灑斗大的「忠孝」、「節義」四字;供桌前構圖方正、線條卻虯曲如蛇的,原來是「福壽祿」三個字,門頂上則是四星上將的賜匾。一片金光閃閃,讓整個空間顯得莊嚴而華麗。步出禾埕,圓形矮牆外在南北豎立了兩支有斗的旗杆。古代秀才若能出貢或考取舉人、進士,即有資格「豎旗立匾」;而朱元璋當上皇帝後,要求旗杆上要有旗斗,在斗內裝稻穀餵食雀鳥,以感念雀鳥在他貧困歲月中的餵穀之恩。到了清朝,旗杆上的旗斗演變成感念皇帝恩賜,方型旗斗代表在朝為官。此處旗杆為直徑二十三公分的杉木,由兩塊硤杆石固定著。硤杆石上的文字已漫漶,立杆台的浮雕也已斑駁,南邊硤杆石上隱約可見「同治捌年己巳貢生湯荃城立」字樣,北邊的則是「道光丙申歲貢生湯桂揚立」。兩支旗杆在宗祠旁卓然豎立著家族榮耀,禾埕南邊入口處則有昭和十七年所立的祖先墓碑,彰顯不忘本的精神。今天在湯氏宗祠感受到歲月風華,更要對客家三合院的維護者致上敬意,希望這樣的風土人情與建築文化,能夠歷久彌新、生生不息! 前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下一篇文章 【戀戀台灣風情】日本皇族遊台灣 熱門新聞 01【植感時光】天堂之果 紅豔刺寶木鱉果 2025.07.2702人生是過客 相遇皆因緣2025.07.2703呼吸 蘊藏身心能量2025.07.2704【紅塵禪煙】彼岸2025.07.2705庭院不除草 吸引鳥兒回來築巢2025.07.2706水域藥物汙染 鮭魚出現冒險行為2025.07.2707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8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9淨業林念佛 新加坡信眾回佛光山精進2025.07.2810南區佛光金剛知賓 打造一流佛光品牌2025.07.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優游藝林】浮在水面的佐川美術館 【歷史現場】從戍衛海疆到軍艦博物館 德陽艦的奇幻轉型【走進大西南】中國西南民族體質調查(上)【五十三參──慧裴法師攝影巡迴展】守著自己的寶藏【大江南北】北寧公園夏日賞荷 【民俗資產】走讀屋脊上的守護獸 作者其他文章【極地之旅】盤山轉山遇珠峰【生活快門】鷦鷯一枝!【走過歲月】家有三寶【職人美味】年年都有好彩頭【美哉斯土】楊家伙房伯公踏查【溫馨交流】 老少同歡喜樂滿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