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陳聖綸
紐西蘭
能源政策轉彎 撤銷油氣探勘禁令
紐西蘭的能源與發電政策要轉彎!中間偏右的政府預計今年底前通過立法,撤銷離岸石油及天然氣探勘禁令,並採取緊急措施,取消進口液化天然氣的監管障礙。
紐西蘭總理盧克森(Christopher Luxon)表示,由於能源嚴重短缺,紐西蘭的電力價格漲到已開發經濟體數一數二的水準,該國「無疑」正面臨能源安全危機,這是「從一開始就不該有的情況」。他敦促反對黨支持立法提案。
能源部長布朗(Simeon Brown)指出,紐國2023年天然氣產量減少12.5%,2024年前3個月又減少27.8%,引發全國性的能源短缺,「紐西蘭需要充足而且價格合理的能源」,所以必須迅速採取行動。他預計最遲2026年冬季開始進口液化天然氣。
荷蘭
組裝超大起重機 瞄準綠能建設
荷蘭起重業者Mammoet於8月下旬,在荷、比邊界的威斯特多普(Westdorpe)組裝全球最強力的起重機,可吊起巨型風機葉片等重物,滿足大量的能源基礎建設需求。
Mammoet耗資數千萬美元研發這部SK6000起重機,其吊升重量為6000噸,等於約1100頭成年非洲象的重量,或近500輛雙層巴士。該公司近期測試SK6000,預計明年正式投入運作。
全球朝乾淨能源轉型,將需要各類基礎建設,例如電纜、專用船隻及各種機具等;因此起重業界押注未來數年,將帶動新起重機具的需求。Mammoet全球服務總監柯爾(Gavin Kerr)說:「目前有太多供應鏈局限需要解套,隨著各種物品的體積變大,需要更大型的起重機。」
沙烏地阿拉伯
吸引外資 一站式註冊簡化流程
沙烏地阿拉伯計畫大幅簡化行政上的繁文縟節,方便海外資金流入,將在新法規之下提供「一站式註冊」,省卻投資人像過去一樣到處奔波、分開申請多項許可。這是沙國想將自己打造成中東投資重鎮的最新努力。
據8月宣布、明年生效的新投資法規,外籍人士將與當地人享有同等待遇,能管理投資並匯出資金,也能對違規和處分提起上訴。此外,投資人有更大的權限決定如何解決紛爭,包括庭外和解。
此時正值沙國力求吸引外國直接投資(FDI),這對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計畫讓沙國經濟多元化的「願景2030」改革計畫至關重要。
澳洲
礦業老闆強化職場福利 吸引員工進公司
澳洲礦業公司老闆艾里森(Chris Ellison)除了不准員工在家工作,以後連到公司外面去買杯咖啡,都要被禁止。Mineral Resources執行長艾里森說:「我不要他們離開辦公大樓。所以,我不想讓他們走到路上去買杯咖啡。幾年前我們就知道這樣會有多少成本了」。
Mineral Resources在伯斯的總部大樓很新,才蓋好2年。艾里森刻意集合所有「福利」進到總部辦公大樓,像是咖啡廳、健身房、托兒所等。艾里森相信,這些設施會讓員工想待在大樓。
其中公司附設的托兒所每天只收澳幣20元(約新台幣430元),比一般托兒所的澳幣180元(約新台幣3883元)便宜很多。艾里森說:「把小傢伙們放在隔壁,我們來照顧,不過爸媽要在辦公室上班。」
印度
印度版Zara逆勢成長 展店不停歇
印度最老牌的企業集團之一塔塔集團(Tata Group)發現新的成長引擎,旗下的Trent公司,現在是印度成長最快的服飾零售商。
Trent是服飾品牌Zara在印度的合作夥伴,透過價格實惠的Zudio品牌吸引消費者。截至今年3月31日的1年裡,Trent新開張的門市有220家,增聘8641名員工,跟前一個年度相比,成長率達52%。同期間,當地的競爭同業卻是裁員、縮減規模、放慢展店速度。Zudio上年度展店數量高達193家,目前在全印度164個城市共有545家門市。
Zudio牌的快時尚服飾,價格可低達500盧比(約新台幣190元)。在廣大的消費品市場萎靡之際,Trent是少見的亮點,主因是印度近期熱浪籠罩,消費者需求十分低迷。
美國
星巴克新任CEO
推百日改革計畫
星巴克新任執行長尼可(Brian Niccol)9月10日發出公開信,揭示他掌權100天的重點,是讓星巴克「重回根本」,包括整頓菜單品項、出餐程序等,致力改善美國門市的營運。
尼可表示,星巴克偏離核心,該公司門市不只是買咖啡之處,也是聚會場所與社區中心,「多數客戶仍每天體驗到這種魔力,但在美國等地,我們並未一直做到此點」,可能覺得像是公式化交易、菜單讓人眼花撩亂、產品不一致,等待時間太久或出餐太混亂。
尼可指出,星巴克將展開技術投資,改善客戶體驗、供應鏈、應用程式(App)、行動點餐平台。
丹麥
物流巨擘收購德同業
將躍全球一哥
丹麥物流巨擘DSV在9月中旬表示,將以143億歐元(約新台幣5070億元)收購德國鐵路公司旗下物流事業信可公司(DB Schenker),預計明年第2季完成交易,將是丹麥企業最大規模的收購行動,也將使DSV躍居全球物流業龍頭。
依去年財報計算,DSV與德鐵信可合併後營收將達2930億丹麥克朗(約新台幣1.39兆元),規模將超越德國物流巨擘DHL及瑞士貨運代理公司德迅(Kuehne+Nagel),成為全球最大物流公司。
DSV說,將在未來12個月,透過發行多達50億歐元(約新台幣1773億元)的股票籌資,以及債務融資,支應這起全現金交易所需資金。
英國
明年10月起晚上9時前
將禁播垃圾食物廣告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打著促進公眾健康旗號,明年將禁止晚上9時前播放垃圾食物的電視廣告。預定明年10月1日實施的新法規,不只禁播不健康食品的電視廣告,付費的網路廣告也不能在禁止時段投放。
英國衛生大臣葛溫(Andrew Gwynne)說:「我們保持國民健康的使命非常明確,需要一場預防革命,把握可預防疾病的各股驅力,減少需要動用到醫療的情況。」
有證據顯示,從很小年紀開始,廣告就能影響飲食偏好。英國政府相信,這些(廣告)限制,有助保護兒童免於曝露於較不健康的食物及飲料廣告。
日本
極端氣候釀米荒
埼玉研發出耐熱米
日本今年因極端高溫天氣發生近30年來最嚴重的稻米歉收,被稱為「令和米荒」,也帶動米價飆漲亂象。為了緩解米荒,日本政府也投入研發「耐熱米」。
其中日本最熱地區之一的埼玉縣政府,正透過科學手段培育能承受高溫的耐熱米品種,埼玉縣農業技術研究中心目前將這種新型米取名為「emihokoro」(意為「燦爛的微笑」),今年已在日本全國31塊稻田進行試種。
日本國內雖然鬧米荒,但今年白米的出口量,卻比去年同期增加23%,創下歷史新高,主因是近年國外壽司店等日式餐廳增加,導致日本米的需求上升,加上日圓貶值加劇,出口競爭力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