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竹國小 九重葛園終年樂音繚繞 文/胡雪綾 |2024.09.28 語音朗讀 76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三年級以上的同學,人人都會打太鼓、騎獨輪車。圖/金竹國小提供每天清晨在校門口進行街頭藝人秀,吸引社區人士聆聽。 圖/金竹國小提供圖/金竹國小提供學生不論國語文或英語表現都很突出。圖為每周三聘請外師入校指導英語社團。圖/金竹國小提供雷雕製作的獎牌及紀念牌,每個都是獨一無二的。圖/金竹國小提供經常受邀到各地表演,背後為內門「宋江陣」舉辦地點紫竹寺。圖/金竹國小提供第一批學琴的畢業生,今年以琴聲換宿達成3天2夜畢旅夢想。圖/金竹國小提供天下雜誌希望閱讀書車,固定到學校豐富孩子的閱讀素材。圖/金竹國小提供 文/胡雪綾 高雄市內門區過去以「宋江陣」和「辦桌」聞名,但近年常被市議會提及的,卻是區內一所特偏地區的金竹國小,究竟要不要因為學生人數少於40名而廢校……金竹國小的命名是取自周邊「金瓜寮」和「竹圍」兩村落而命名的,非常巧合的,這所位於前往那瑪夏山區的原漢混居區的美麗校園,附近也生長著十多種美麗的竹子,所以每屆畢業生一定要合力設計製作一組「竹燈」,好在傍晚時分在校區內綻放溫暖的燈光。跌入九重葛童話世界2019年8月,剛接受完校長培訓的吳俐錦,來到九重葛圍繞的美麗校園,感覺彷彿跌入了童話世界,也立刻愛上金竹國小。儘管她在接到派令之時,就明暸這裡存在著和其他偏鄉小校類似的狀況,有接近8成學生是單親或隔代教養,家長忙於生計不重視教育,學生學習成就感嚴重不足……吳俐錦從暑假就苦思如何改變這些令人無力的現況,重新找回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開學後,常在召開晨會時,總會聽到一位男學生天籟般的歌聲,打聽後才知道這位名叫高嘉文的一年級小男生,音感佳、愛唱歌,是不可多得的音樂人才。提琴教學獲各界響應本身學大提琴多年的吳俐錦心想:以前在別的學校任教時,就帶過不少學生拉提琴,既然自己有這方面的才能,又有「愛分享弦樂團」願意支持,再加上嘉文這小男孩的天籟般聲音的呼喚……「沒錯,我可以給自己也給偏鄉孩子一次的機會!」起心動念後,立即聯絡過去合作多年的「愛分享弦樂團」,順利獲得師資協助。但購買琴的龐大經費從哪兒來?所幸校長四處募得一些二手小提琴,但舊琴必需經過整理才可用,而且尺寸也不合一二年級的小朋友,當送到優樂提琴公司進行維修時,店經理孫明鴻告知「維修費可不少呢!」在聽到校長的目的後,立刻慨捐10把小提琴及3把大提琴助金竹學生學琴。不強迫但要認真學習吳俐錦回學校後跟孩子們說:學習最重要是「態度」,校長不會強迫你學或不學,但「愛分享弦樂團」的張雯華老師,每周來回要開3小時車到學校認真教學,如果下定決心要學,一定要珍惜機會,最好不要中斷,每天都要練習拉琴。吳俐錦還跟學生說,我們要培養面對觀眾的勇氣,因為將來你們會有很多站上舞台表演的機會,我希望每位同學都能自在的演奏提琴,所以每天早上,要站在校門口演奏,讓路過的公車乘客或開車的人,欣賞我們的音樂……從此,提琴教育成為學校的日常。提琴日常不分寒暑假今年9月1日開學第一天,孩子們7點以前就到學校,自動自發走上二樓校長室,拿著自己的提琴和樂譜,校警伯伯也幫著孩子們把譜架擺穩,孩子們很快就在校門口擺好陣式,兩三個女生拉大提琴,其他十餘個男女生拉小提琴,校長也帶著把小提琴,提醒正在調音的小朋友:今天我們練《proud of you》,大家準備好,要開始囉…… 之所以不像其他學校的開學日氛圍,主要是因為金竹國小的提琴課全年無休,寒暑假也不中斷──張雯華老師及台南附小劉欣宜老師,每周一到校指導一個下午,學生則充滿學習熱忱的每天到學校練習,所以校園中經常充滿著悠揚的樂音。不分年紀人人皆可學除了全校學生人人都學拉提琴,不久後,學校老師及職員也手癢跟進學習。有一天,在校園中掃著落葉的校工阿嬤,表情有些靦腆的問吳俐錦:「校長,音樂什麼的我都不懂,那我可以學拉提琴嗎?」校長立刻說:「當然可以。想學的話,每個人都可以學。」在推動提琴教育4年後,不但全校上下人人都可以拉上幾首曲子,就連附近社區中上了年紀的阿公阿婆,也常在校門口聽孩子拉提琴。而金竹國小的學生更經常走進社區,拉琴分享社區居民,練膽識也獲得許多讚聲。充滿自信的站上舞台吳俐錦說,6年能呈現如此豐碩成果,要感謝的人太多了。感謝各界愛樂人士捐小提琴及大提琴給學校,如今校長室的三面牆幾乎全擺滿了;感謝「愛分享弦樂團」的執行長張雯華等老師,風雨不輟到校進行教學,甚至今年首屆畢業生有多人被遴選成為「愛分享弦樂團」的種籽團員。更要感謝的是許多團體組織的肯定和提供舞台,佛光山及附近許多宮廟都曾邀金竹國小前往表演,此外,高雄市文化中心、大東藝術中心、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也曾是學生展藝的舞台。 「今年6月畢業的10個學生,突破往年只能是單天往返的畢業旅行,用提琴演奏換得3天2夜的換宿旅行,去到孩子們夢寐以求的義大世界……」提琴教學不僅圓了吳俐錦的教育理想,也讓學生充滿自信的走出金竹國小校園,追尋更遠大的夢想。允文允武樂在學習金竹國小雖位處偏鄉,設備與資源都不算充裕,但全校師生並不因此氣餒,反而充滿蓬勃朝氣,老師認真教學,學生熱情學習,不但語文表現程度佳,學生個個愛閱讀(每周寫分享),會學程式玩機器人;體能方面更在學校教導主任江墨濤帶領下,學生愛跳繩,三年級以上人人會打太鼓、騎獨輪車、踢足球、跳舞……在金竹,不用老師規定,學生下課一有空,就會自己拿起跳繩練跳,再向老師開心報告:「老師,我今天跳了1000多下喔!」每周四及周五,是學生和校長約會共讀的分享時間,每位學生分享從書中看懂什麼,想再多暸解什麼……校長除了拍手喝采,更會在每位學生的各周閱讀心得卡後長篇回應,難怪學生每年都在親子天下的作文競賽活動中,得獎無數榮耀加身。畢業時,每個孩子也都能拿回一大袋記錄閱讀歷程的閱讀周記卡。江墨濤說,學校最特別的獎勵,除了學生人人要學會雷雕,老師也會善用雷雕機,製作每個獎牌、紀念牌,所以學生拿到的獎勵都是「獨一無二」的。 前一篇文章 郎亞玲 跨界實驗台灣劇場 下一篇文章 葉哲邑 為糖尿病人研發健康食材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李驥 從佛法中認錯再出發 李財星 因一畝田 變身知識網紅 作者其他文章熱血老師 帶領孩子用行動改變未來聽打員趙昌韋 曾是聽障人同步聽打 助聽語障者溝通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