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亞玲 跨界實驗台灣劇場 文/Dennis |2024.09.14 語音朗讀 69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以動畫場景搭配絢麗細緻的燈光,展演兒童劇《青鳥》大獲好評。圖/頑石劇團提供 在亞書藝所策展一檔畫展,布置後和愛貓合影留念。圖/頑石劇團提供 郎亞玲帶領頑石劇團嘗試過許多表演形式。圖/頑石劇團提供 郎亞玲導戲的神情。圖/頑石劇團提供 去年在台北屋頂劇場演出《泅向自由之島─崔小萍的餐桌對話》後,和台下觀眾互動分享。圖/頑石劇團提供 郎亞玲(左)和女兒。圖/頑石劇團提供 文/Dennis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莎士比亞曾說:「世界是一個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只是演員,分別在他們的時代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浸淫社區劇場藝術近40年的郎亞玲,樂在一場又一場喜怒哀樂的戲劇中,享受著屬於自己的「劇場人生」。 轉瞬已到耳順之年,旁人眼中,郎亞玲始終堅持著自己喜愛的劇場工作,事實上,她時常驚異於人生竟然也像劇場般,自己在其中編導、演出屬於自身的故事。少女時代的文學滋養郎亞玲自少女時代,就開始大量閱讀《簡愛》、《戰爭與和平》、《小婦人》、《莫泊桑短篇小說集》……等世界名著,這些經典文學深深地烙印在她的腦海裡。 情竇初開之際,她曾與一位飽讀四書五經的高中男生,在台大校長傅斯年墓園約會,一起讀《詩經》、《離騷》和《楚辭》……雖然那段青澀的戀情後來中斷,但郎亞玲現今回想起來,仍難忘那位才華洋溢的少年,心中也始終保留著唯美、浪漫的記憶。 台中,在郎亞玲的人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於大學和研究所就讀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系所,之後也一直居住在台中,郎亞玲對台中有著很深的認同。「當年,正值鄉土文學運動狂飆,我天天捧讀現代主義、自由主義,讀翻譯小說、美術史、電影理論……幾乎無所不讀。」 當時大多數同學都早早就為「前途」紛做打算,郎亞玲卻似乎極不現實的讀自己的書、走自己的路,可以一個星期吃泡麵度日,再把錢省下來買精神食糧,充實自己的「內在美」。 病中思索自己的人生 畢業後,郎亞玲曾經短暫在嶺東商專教書,但隔沒多久,竟生了一場大病,全身幾乎癱瘓,甚至連拿書起來看都有困難。她無助的躺在床上,開始懷疑人生。她想:「多一個讀書人、少一個讀書人,有什麼差別?多讀一本書、少讀一本書,這世界又有什麼不一樣?」 病中深思,讓她康復後決定要做「自己喜歡,又能證明自己存在意義」的事。在姊姊和一位音樂老師相挺之下,郎亞玲重新找到奮鬥的目標──除了聽從醫生指示復健,心裡把纏人的病痛丟在角落,一邊重理生活、一邊寫著劇本,全心投入自己編織的戲劇世界中。1987年,郎亞玲在台中創辦中部第一個私人劇團「觀點劇坊」;1994年,又創立「頑石劇團」不斷創作、發表,以各種展演形式活躍至今。 營造成社區劇場模式郎亞玲的劇團大多是以「社區劇場」的模式在運作,她從西蒙波娃的女性自覺、台灣婦女運動的歷史與實踐、從心理學與社會學角度著手創作,以學術訓練的底子,加上天生的組織力和記憶力,為頑石劇團打造厚實的根基。 郎亞玲以「戲劇營造,藝術社區」作為劇團運作的原則,希望能藉由漸進式的帶領,讓社區民眾參與劇團活動,進而發展出有自己氣味的地區劇團,一晃將近40年,也累積不少成果。個性開朗的郎亞玲表示,雖然一路走來挫折不斷,但只要一站上舞台,就覺得很開心、很快樂。「和一群人排戲,我們念著台詞、舞動肢體,我很放鬆、很陶醉在這樣的氛圍裡。」所以不論環境多麼艱辛、多麼困難,她都告訴自己要挺立在舞台上。從本土出發找尋認同郎亞玲喜歡將藝術和社會議題、地方文化做結合,不定期推出有地方味的戲劇。「我們演出的劇也許平凡,但都是屬於台灣人自己發生的故事。」像是長期經營的「台灣人物系列」,從第一部《廖添丁》開始,之後又推出了《鄧雨賢─返鄉路》,述說台灣歌謠〈望春風〉、〈月夜愁〉、〈雨夜花〉編曲家的故事。頑石劇團還推出過包括:楊逵、張深切、鄧南光、「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和少帥張學良、畫家陳進……等台灣在地的人物典範,全都取材自本土文史資料所發展出來的戲劇故事。不僅如此,身為外省第二代,同時也來自白色恐怖受難家庭的郎亞玲,更透過真誠的感知與大量閱讀,重新詮釋對台灣的認同。創作唯艱但快樂長存如今她正著手書寫一本半自傳式的小說〈記得因為愛〉,以不同於劇場創作的呈現方式為女性發聲……幾乎可說是各種議題、主題,都不設限的盡情嘗試,雖然創作過程並不容易,卻讓郎亞玲感到滿足。郎亞玲一直很喜歡義大利20世紀荒誕劇場先驅皮蘭德婁(Luigi Pirandello)的巨著《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皮蘭德婁在這本經典的著作中,設計了一個情境,讓筆下的6 個角色,跳脫紙本現身於劇場中,要求現場演員演出他們的故事。 這本書讓郎亞玲有了靈感創作〈六個逃亡中的旅行箱〉一劇。她沉思關於角色這個主題:「你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高興呢?」「只有我能夠詮釋出最精準的我的故事!」但是,劇中人不能自己演自己,只能透過演員去詮釋,所以在導這齣戲的時候,演員都活了起來,連她自己也快樂得不得了。結合生活體驗是王道身為劇團的藝術總監與劇本創作者,郎亞玲特別喜歡這種源自生活的舞台張力,讓她盡情思索自己的人生。郎亞玲認為:「藝術是表達自我、與人交流,藝術若脫離了生活體驗,不過是炫技而已。」她習慣在睡前閱讀,在燈光下,讀詩、讀劇、想故事、想創作、與演員們互動,享受一天當中,最美好的獨處時光。亞書藝所深耕在地藝術 從做劇場開始,郎亞玲每幾年就會營運一個空間。從早年營運「觀點小劇場」,到「大溪藝文之家蔣公行館」、北埔「鄧南光影像紀念館」、台中玩劇島等……目前她在台中美術館園道附近,新近成立一處藝文空間「亞書藝所」。取名「亞書」,是因為自己的本名就叫亞書,也象徵父親對女兒的深深期待,希望女兒一生都能在藝術、書籍的園地中歡喜做自己!郎亞玲如今把「亞書藝所」營造成社區裡隨手可以學習的藝術空間,有跨界、跨領域、跨媒材、跨族群、跨國界的想像視野和力道,讓多元藝術都能在此被看見、被尊重。 前一篇文章 熟齡共居組建自己的夢想家 下一篇文章 金竹國小 九重葛園終年樂音繚繞 熱門新聞 01【詩】金秋2024.10.0402小行星來訪 地球出現2顆月亮2024.10.0203大地音樂家 讓植物、蔬果唱歌2024.10.0204佛光山深耕台中30年 惠中寺再啟弘法扉頁2024.10.0505冥衛一發現CO2 提供太陽系誕生線索2024.10.0306MLB季後賽 誰與道奇爭鋒2024.10.0407金光明寺寶寶祝福禮 500人沐佛恩2024.10.0208【悅讀人生】戀戀紫羅蘭2024.10.0409中天寺大殿啟建 七寶奠基千人見證2024.10.0410南區協會三代喜同堂 1500佛光人走向佛陀2024.10.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金竹國小 九重葛園終年樂音繚繞熟齡共居組建自己的夢想家陳宥心 瑰麗人生路從員工到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