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加速危老都更轉型,內政部昨日表示,已啟動5大策略,包括推動《都市更新條例》第65條修法;攜手大專院校培育都更人才,建立都更正確價值觀;因應氣候變遷挑戰,轉型淨零城市;擴大公辦都更量能。未來也會開始盤點,並啟動中長期的修法。
案量破5000件 6年成長6倍
行政院長卓榮泰指出,為回應民眾期待,內政部與國家住都中心持續檢視目前所推動的工作,是否符合國家整體發展目標及人民的需求,並與地方政府建立信任溝通機制,透過法令鬆綁及修訂,訂立讓民間業者可以依循的合理制度,有效完成各項危老都更工作。
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表示,2018年至今年8月案量成長6倍,突破5000件危老都更案件。
董建宏指出,未來也會開始盤點危老屆期後續政策規畫,除了眼前的修法,中期也將蒐集現行實務執行問題,參考國外相關經驗,並廣泛徵詢產官學界意見,取得修法共識後,長期將依循法治程序進行修法,完成3讀程序,讓後續政策接手。
另外,董建宏透露,過去1年透過弱層補強的黃單危老住宅在403強震中都沒毀損,顯示我國現有的工程技術、建築技術足以照顧大家的房子,呼籲民眾房屋出現毀損,應盡早通知地方政府協助健檢。
USR機制 助非六都整合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主任祕書朱慶倫表示,目前危老、都更案確實集中在六都,7件僅1件為非六都的申請案,而都更案件中,每20件非六都僅占1件;換句話說,非直轄市的危老都更量能確實不足,以全國角度來看,很需要中央加把勁。
他表示,非六都區域相對較少,但仍有不少需求需要被重視,內政部補助大專院校培育都更人才,透過「大學社會責任(USR)實踐計畫機制」的型態協助地方政府整合資源,加速推動危老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