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容法師─ 人間佛教弘法先鋒

文/星雲大師  |2024.09.15
1183觀看次
字級
圖/資料照片
圖/資料照片
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前言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特別策畫「佛光山開山長老口述歷史系列」,二○二四年八月正式出版發行《慈惠法師訪談錄:星光雲水──隨侍大師七十年》、《慈容法師訪談錄:有容乃大──走進佛光走向世界》,是首部完整記錄佛光教團開山第一代長老法師的個人傳記。



慈容法師,一九三六年出生,宜蘭人,一九六九年出家,同年赴基隆海會寺受具足戒。他和慈惠法師一樣,從幼教開始,再到佛教文化服務處,後來轉到佛教學院,對於佛教裡的共修、傳教、講經說法、社會活動等,無論規畫、流程、動線、進出、舞台設計,真是無師自通,可以說是佛教大型弘法的先鋒。

像我在台北國父紀念館的開大座講經,每一年聽眾都數千人以上,場場爆滿,三十年不斷。主要是,他善於把傳統的講座與現代的音樂、藝術、舞蹈結合;大家對於這種新穎、活潑的傳教講座,心生嚮往,並且歡喜參與。可以說,台灣淨化人心的社會運動,如「把心找回來」、「七誡運動」、「慈悲愛心列車」、「三好運動」、萬人「禪淨共修」等,由於他的帶動,都創下許多紀錄。像國父紀念館館方人員也表示,只有佛教的講經,撐持了他們館內的榮耀。

也因這樣的因緣,讓我

有機會走到紅磡香港體育館講經,二十年不輟。紅磡體育館是香港藝人的夢想,想進去開演唱會都不容易,一、兩萬個座位,一定要有多少比例的觀眾才能借到場地,而我一個出家的和尚在裡面一講二

十年;承辦多次的滿蓮說,一開放售票,不多久就告罄,人數有增無減,還有不少人擠不進去,只能在門外觀看電視牆。

此外,慈容法師還代替我到澳洲、歐洲、美洲、日本等建設多家別分院,弘揚佛法,如澳洲雪梨南天寺、巴黎的古堡道場等,都是當地佛教道場的代表。國際佛光會創立之後,他與慈惠都分任過祕書長;尤其他不怕辛苦,拎著一個小布包,奔波世界各處舉辦成立大會,如今已有一千多個協分會,會員達三百萬人以上。每兩年的理監事會議、世界會員代表大會,都在世界重要的城市舉行,如:美國洛杉磯、法國巴黎、加拿大多倫多、溫哥華、澳洲雪梨、日本東京、香港等,每次都有五千人以上的代表出席,二十五年來沒有間斷。

在佛光會中華總會最初成立幾年,慈容曾邀請時任內政部長吳伯雄先生擔任副總會長,後來又擔任總會長數年,一生以佛光人為榮。伯公說,官場公職有上台下台,但佛光人角色,沒有上台下台的問題,一生都是義工歡喜服務。

有人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其中義工服務的精神最值得提倡,而這最早應該是從佛光義工開始,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們對社會義工精神的帶動,可謂蓬勃發展。而在中華總會祕書長覺培的協助下,光是檀講師、檀教師等就有五百餘人,他們在全世界以各種語言說法,協助人間佛教的弘揚。

此外,慈容還與慈惠、永富等,帶領「佛光山梵唄讚頌團」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唱弘法;像英國皇家劇院、柏林愛樂廳、雪梨歌劇院、加拿大女皇劇院、美國洛杉磯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柯達劇院、紐約的林肯中心等等,這些都為佛教音樂登上國際舞台,留下歷史的新頁,當地甚至一票難求。

所謂佛光普照,法水長流,慈容法師取得日本佛教大學社會福祉學位之後,全身投入佛教慈善、共修的弘傳教化,帶領佛教走上了都市,走入了社會,走進了國家的殿堂,自古以來,我們曾看過哪一位比丘尼擁有這樣的能量嗎﹖

《話說佛光山四.佛光山比丘尼》二○二二年八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