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惠法師─ 佛教界的才女

文/星雲大師  |2024.09.15
1329觀看次
字級
圖/資料照片
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前言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特別策畫「佛光山開山長老口述歷史系列」,二○二四年八月正式出版發行《慈惠法師訪談錄:星光雲水──隨侍大師七十年》、《慈容法師訪談錄:有容乃大──走進佛光走向世界》,是首部完整記錄佛光教團開山第一代長老法師的個人傳記。

慈惠法師(張優理),一九三四年生,宜蘭人。早年,他服務於宜蘭稅捐處,在我還沒到宜蘭念佛會之前,他已經奉父親的指示參加念佛共修。

據聞,當時他穿著時髦,氣質出眾,但少與蓮友往來。

一九五三年我到了宜蘭,陸續在雷音寺組織歌詠隊、文藝班、弘法隊、學生會、開辦文理補習班等,一下子湧進許多青年,沒多久就增加到數百人。這許多年輕人都很優秀,各有專長興趣,喜歡歌唱、音樂、藝文的數十人,就以張優理小姐為首。皈依三寶後,我為他提取法名「慈惠」。

初來乍到,當務之急就是解決語言溝通的問題。我從十多位蓮友中,找出四個人擔當台語翻譯,最後發現,張優理具有漢語的家庭背景與他臨場才智,可以將不懂的佛法照原意翻譯出來,這是非常難得的。他具有驚人的記憶力,能用典雅、到位的台語表達,被大家譽為「錄音機」,隨你怎麼講,他就怎麼翻譯。曾替印順、演培、道安、東初、南亭、煮雲、曉雲等許多高僧大德翻譯,在佛教界結下深刻的法緣。

出家之後,慈惠法師更成了我的「台語代言人」,他的翻譯,不只翻譯我的語言、意義,更難得的是,把我的想法、精神也都微妙傳達出來,讓聽眾聽得充滿法喜。他不但長於台語翻譯,後來在日本大谷大學留學,很快地就能講說一口流暢的日語。有一次我在日本演講,慈惠幫我翻譯,日本的教授們讚歎說:「一個台灣人怎麼能把我們的母語,講得比日本人還要好呢?」幾十年來,從宜蘭、台北、高雄到全台灣;從鄉村到都市,從國內到國外,從寺院道場到國家會堂,我所有的弘法講經場合,他也是「無役不與」了。

僧伽教育是佛光山最重要的一環,一九六四年在高雄創辦壽山佛學院,由慈莊擔任教務、慈惠擔任訓育。一九六七年佛學院遷往大樹佛光山,各項弘法工作多元發展,以他文教方面的長才,數十年來策畫開辦了十六所佛學院,如印度、香港、馬來西亞等。

社會教育方面,慈惠法師籌辦、建設多所大學,如:西來大學、南華大學、佛光大學、南天大學以及多所中小學,如普門中學、均頭國中小、均一國中小,他還是普中的第一任校長。後來,我請慈惠成立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延續我重視教育,尊重專業的觀念,往來應對謙遜有禮,頗受學者教授們的敬重。

數十年來,慈惠也經常代表我來往於兩岸,推動學術文化交流。七十歲(二千年)之後,又負起兩岸佛教合作的責任,共同建設鑑真圖書館、設立「揚州講壇」、組成「中華佛教音樂展演團」等,共同推動佛教文化,並且帶到全世界。若說他是佛教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專家,或是對佛教現代教育有重要貢獻的第一人,一點也不為過。

慈惠法師學佛之後,細數他為佛教締造的功德,姑且以大家易解的「第一」來說:第一位具有國、台、日語能力,七十年不倦不厭,精進喜悅地擔任佛法翻譯的比丘尼;他以典雅、流暢、周全的翻譯,正確傳輸了佛法本意,因為他的翻譯而得度者難以數計。

第一位投身社會教育工作,從幼稚園園長、普門中學校長,到多所社會大學的建校承辦人,是行政經驗最豐富、最完整的比丘尼。

第一位台灣留學海外、

榮獲碩士學位的比丘尼─

─日本大谷大學文學碩士,也是第一位擁有教育部大學教師合格證書,於大學任教的比丘尼。

第一位從事僧伽教育工作,歷時最長久;且從行政、教學,到僧伽教育制度的建立,積極奉獻六十年以上,創立海內外十六所佛教學院的比丘尼。

第一位獲選世界性佛教

組織重要職務的比丘尼─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長、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副會長。第一位行腳世界講經弘法的比丘尼。

第一位佛光山都監院院長,經管海內外數百個佛光山派下的別、分院,並領導數千人大眾弘法修學的比丘尼。

第一位得到台灣「和風獎」殊榮的比丘尼。

犖犖功德難以細數,被譽為「佛教界才女」,也就不難想像了。

我一生要感謝的人太多,但協助我弘揚人間佛教、推展佛教事業中,慈惠法師是我主要感謝的一人。如果沒有他任勞任怨隨我四處弘化,在講說中翻譯數十年,我無法順利與大眾溝通交流;如果沒有他及慈莊、慈容、慈怡等為我做推動佛教教育工作,無法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僧伽人才;如果沒有他協助文化事業:《普門》、《覺世》、《佛光大藏經》、佛書出版等,佛教文化弘法難有今日的蓬勃;如果沒有他幫忙接眾、納眾,佛光山教團難有今日之規模。

數十年前,台視公司、中視公司、華視公司都邀我每天五分鐘講〈星雲法語〉、〈星雲說喻〉、〈每日一偈〉等,後來實在沒有時間,只有請慈惠法師代勞,幾年後他也講了一千餘則說喻,且結集出版為《古今譚》。他的講說條理分明,授課別有見地,在佛光山受到大眾的仰慕,並立為學習模範。

慈惠法師具有卓越的理念、想法,思想細膩,分析翔實。

我多次從他那裡了解到許多新觀念、新見解,也從他數十年來的積極性格受益良多。可以這麼說,我與慈惠法師他們這批宜蘭青年們,雖名師徒,實為道友、弘法夥伴。今生以師徒之誼,共同朝著「佛光普照,法水長流」努力,為人間建設淨土。未來,期望佛光山徒眾發心承擔一棒接一棒的弘法重任,將人間佛教繼續發揚光大。

(整理自《星雲大師全集‧佛

光山菩薩比丘尼》)二○一七年五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