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2030年前 實現減排 COP29促全球綠能儲量增6倍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2024.09.15
241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2024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會議(COP29),預定11月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今年全球氣候談判的主辦單位根據提議草案,將呼籲逾190個國家地區支持7大工業國(G7)訂定的目標,希望在2030年前,把全球能源儲存容量提高至6倍。

彭博資訊報導,這項提議的草案名稱為《全球綠能儲存承諾》,文中呼應G7今年4月簽署的協議,目標是在2030年底前,把全球能源儲存容量從2022年的230GW (1GW為10億瓦或100萬瓩),提高到1500GW。

儲存太陽能與風電  需大量電池  

國際能源署(IEA)也建議,必須把能源儲存容量提高到這個數目,才能達成去年在COP28訂定的減排目標。要達到上述建議目標,在2020年代落幕前,全球能源儲存容量必須每年平均增加超過158GW。

需要大量的電池,才能讓世界各地的電網得以儲存多餘的太陽能與風力發電,以備沒陽光、風不吹的日子所需。另一種人氣愈來愈旺的能源儲存來源是抽水蓄能電站(pumped-hydro),把水抽到高位儲存起來,需要時再排下去發電。

國際水力發電協會(IHA)及IEA的資料顯示,去年全球擁有容量約179GW的抽水蓄能電站,以及85GW的電池容量。

根據IEA的數據,現在的電池已比15年前便宜90%。電池一旦搭配太陽能板使用,可能提供印度一種比蓋燃煤電廠成本更低的替代方式;這種組合不久後也可望在成本方面挑戰美國的汽油,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煤炭。根據彭博數據,鋰離子電池組平均售價在2023年降到每千瓦時139美元(約新台幣4441元),比10年前的將近800美元(約新台幣2.5萬元)大幅滑落。

但分析師警告,價格還必須降得更低,這個產業才能起飛。此外,目前由中國大陸主宰的供應鏈也必須更分散。亞塞拜然的提案,敦促COP29會員國探索製造成本更低的新型電池,並努力讓回收再利用的模式標準化,以利重複使用。

此外,世界各國也面臨電網容量不足的問題,亟需吸引更多投資以改善這個瓶頸。據估計,發電量相當於480座核子反應爐的太陽能和風力發電設施,礙於這個問題,至今仍未能連上美國、歐洲的輸電網。所幸,多國政府正採取行動設法解決問題,例如美國8月初宣布額外投資22億美元(約新台幣702億元)升級國內電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