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如地
文/星雲大師
三、身心安住的家園
明瞭身心活動的狀況,知道淨化身心的方法,接著要積極建立幸福美滿的家園。什麼樣的標準才能稱為美滿的家園呢?
沒有骯髒的汙染,只有清淨的環境
社會常常提倡美化人生運動,美化環境、美化學校、美化公共場所、美化社會、美化笑容。其中尤以美化笑容最為重要,每一個人如果都面帶慈藹的笑容,打一個照面都能會心地莞爾一笑,不但調和了人際關係,更能增進社會的生趣祥和,達到社會美化的效果。
這一切美化社會、美化人生的工作應該從美化家園做起,因為一個人如果缺乏家庭的溫暖與關照,縱然裝出一臉勉強的笑容,這個微笑也不能永恆。
因此,首先要美化自家庭園,建設一個不但融洽而且藝術化的家庭,每一個人出門,都帶著一顆微笑的心,走在路上觸目盡是皆大歡喜、萬象俱新的景象,這個社會還會不進步嗎?
沒有經濟的占有,只有均富的日用
一般家庭主婦的觀念是先生只有掙錢的義務,沒有擁錢的權利,其實正確的想法應該是「先生有使用金錢的權利,而太太有保管金錢的權利」。假如一對夫妻不了解經濟的真諦,不知道金錢的處理方法,誤以為家財萬貫,買得起洋房大廈,吃得起珍餚美食,穿得起綾羅綢緞才是富有,或是雙方一意操權統財,都會造成家庭問題,引起家庭危機。一個家庭的生活要建立在衣食無缺、和睦互敬的原則上。日用足以自給,不向外求便夠了,何況夫妻幸福的條件本來就不是建立在金錢的互賴,而是對彼此感情的終生信任。
沒有猜疑的誤會,只有互相的信任
幸福美滿的家園要建立在彼此坦誠、互相的信任之上,猜忌、懷疑只會毀掉辛辛苦苦所建設的家庭。
佛經上有一則譬喻:有一對年輕夫婦新婚燕爾,有一天丈夫提議到地窖去拿酒來對飲作樂,他打開酒罈子,嗅著芳香撲鼻的陳年老酒,哪知道一低頭,看到罈裡有一個年輕力壯的青年,不由怒氣中生,上來大罵妻子說:「不要臉的女人,竟然背著我偷人,還把人藏在酒罈裡。」
妻子受了不白之冤,氣憤地跑到地窖,打開酒罈一看,妒火中燒,指著丈夫破口大罵:「沒良心的東西,自己金屋藏嬌,把女人裝在酒罈裡,還反過來冤枉我。」
兩個人你一句、我一語,彼此正在謾罵不可開交時,他們所皈依的婆羅門師父恰巧經過,兩夫妻趕快拉住師父為他們評評理,婆羅門走到酒罈前,打開一看,不由分說拿起枴杖打兩人的頭說:「不肖的徒弟,竟然瞞著我,再拜別的婆羅門為師父。」不等兩夫妻辯白,氣沖沖地拂袖而去。
兩夫妻一看把師父氣走了,互相搬出惡毒的語言,罵著對方。這時走來了一位托鉢乞食的比丘,問明了原因,帶著怒令智昏的兩夫妻,來到惹禍的酒罈之前,隨手拿起一塊大石頭,對著酒罈用力投擲下去,只聽「啷噹」一聲,男人、女人、婆羅門等一切假相,霎時均化為幻有。
猜疑、誤會使原本快樂的家園變成愁雲密布的囚牢;唯有彼此信任、互相肯定,才能建造安住身心的快樂家園。
沒有人我的是非,只有和諧的眷屬
我們的社會充滿人我是非、恩怨利害,見不得別人有好處,放不下別人比自己強,互相攻訐、毀謗,彼此打擊、破壞對方。祥和安樂的家園是彼此尊重,互相禮讓,一人有慶,與有榮焉,別人有成就,能夠隨喜功德,讚歎歡喜。不管有緣無緣,都是一家人,和諧相處自然能美滿幸福。
沒有怨敵的相殘,只有互助的友愛
佛經上有一則六根會議的寓言,有一天,眼、耳、鼻、口一起向眉毛抗議,毫無用處的眉毛為什麼高高在上,而各有所司的眼、耳、鼻、口卻要屈居下面呢?眉毛被攻擊得招架不住,只好知趣地跑到最下面。但是大家一看,眉毛在下面很古怪,不像個人,不得已請眉毛又回到原位,這時大家終於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眉毛的無用乃真正的大用;覺悟到互助互愛才能共存,相殘相殺只有滅亡。唇亡齒寒,憂戚與共,如兄如弟互相友愛的家園,才是我們身心所要安住的家園。
沒有生活的勞累,只有安樂的滿足
在現實的生存世間裡,我們要為餬口的三餐,如牛似馬的勞苦疲累不已,一生為了日用所需,忙忙碌碌攢聚經營。身心安住的理想家園,不必為生活而奔波困擾,享受「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餘」的恬淡快樂。
沒有階級的差別,只有大眾的平等
我們的社會有秉賦上的賢愚智劣的先天不同,更有職位上貴賤輕重的人為差異。不合理的制度,製造了人間許多的矛盾、衝突,形成不平等的階級歧視,譬如中國過去的帝王封建社會、印度的四種姓制度。從過去到現在,社會的第一太少了,絕對的權威只能有一個,而佛門有許多的第一。
淨土宗的弟子們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阿彌陀固然是第一,十方三世任何一佛也是第一,因為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佛佛固然道同不二,眾生與佛也是平等無別,在佛教看來,任何一個眾生都是具足佛性,無比尊貴,何來階級的差別呢?
沒有政治的迫害,只有德化的和平
娑婆世界裡,由於立場的不同、利害的衝突,而不能免除政治上的迫害,尤其遇上暴君專權掌政,人民所受的痛苦更是罄竹難書。身心安住的理想家園,有的只是道德的感化,而不是權術的控制;過的是和平自主的生活,而不是恐懼躲藏的苦難。快樂家園的政治生活,是轉輪聖王德化的理想政治,不是專橫逼迫的權化政治。
四、身心永恆的歸宿
極樂世界是我們幸福的國土,是身心永久的故鄉;涅槃解脫是我們安樂的世界,是身心安住的家園;清淨佛國是我們究竟的依止,是身心永恆歸宿。但是極樂世界的往生,須要靠現世人生的千番歷練、百般修行,才能達到不生不滅的境地。
涅槃的證悟須要落實於生死苦海,去觀照染淨不二的實相,才能成就涅槃的解脫妙果。佛國的完成不在他方世界,也不在未來流光,而在當下人間淨土的建立,現世人生的莊嚴。因此,我們目前所要努力的是淨化我們的現世生活,使它成為美滿、幸福、快樂、光明的歸宿,能夠如此,這個歸宿必定是我們身心得以安住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