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農地違章工廠現況,經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團體調查,桃園、台中、彰化、台南、高雄、屏東等六縣市需被裁罰案件共四百七十七件,裁罰率卻不到百分之四十,擔憂選區民代最後可能迫於違章工廠的壓力再修法推動就地合法。
二○一九年時任總統蔡英文承諾違章工廠不得汙染、不得新設、不得危害公安,《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法也明訂二○一六年五月二十日之後新增建農地違章工廠即報即拆,其中也訂定二十年落日條款,即須在二○三九年之前變更土地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來完成就地合法。
地球公民基金會昨天召開記者會,揭露二○二三年十二月起針對農地違章工廠現況的調查,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吳沅諭表示,比對六縣市政府的檢舉回文和產發署公開的查處資料,六個縣市的裁罰率不到百分之四十,其餘百分之六十從回文和公開資料皆無法得知裁罰結果,恐怕這些都是沒有做到查處,且經打電話訪談發現,六縣市予以第一次罰鍰後,後續都沒有主動複查違建是否已經自行拆除,也沒有針對違規行為連續裁罰。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主任吳慧君表示,從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違章建築案件統計月報表,可看出彰化縣政府在拆除違建上執法相當消極,彰化縣去年僅拆除二十九件違建,是六縣市中拆除數量最少的縣市。
地球公民基金會與彰化環盟嚴正呼籲,各縣市農政單位應進行非都市土地的複查,以落實連續裁罰的執法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