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新店十四張歷史建築園區 ──見證劉氏北台墾拓史 文/丹青 |2024.08.28 語音朗讀 506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透過檢修仿作重現古厝風貌。圖/丹青劉氏家廟展現雕梁畫棟之美。圖/丹青利記公厝重現百年建築風貌。圖/丹青 文/丹青今年四月才落成並對外開放的「新店十四張歷史建築園區」,是北台地區規模最大的異地重建歷史建築群,總面積達五千六百平方公尺。此歷史園區位於十四張歷史公園旁,包括劉氏家廟(啟文堂)、劉氏利記公厝、大坪林劉氏文記堂三棟超過一百多年的古厝,也見證了劉氏家族墾拓開荒的一段歷史。乾隆十五年(一七五○),福建省泉州安溪縣劉世棠的四個兒子,與宗族、鄉親一起渡海來台。他們先在在艋舺、大稻程落戶,惜當時已無立足之地,乃溯新店溪而上,到今日大坪林十四張地區開墾。其後,劉氏家族投入山林開發、農耕、畜產,並參與政治與工商發展等事業,其產業曾擴展到十五份、景美、青潭、大崎腳、竹篙嶺、木柵、大稻程等處,在文山一帶堪稱富豪之家。劉家人才輩出,熱心地方公益,其家族從一八六○年代至日據時期,在台灣的政經、文化、教育、水利、宗教方面,都扮演了關鍵角色,當年追隨台灣巡撫劉銘傳的劉廷玉更曾入列《台灣列紳傳》;而台灣第一位本土培養的理學博士劉盛烈的祖先,也出自十四張。劉氏家族身為十四張最大戶,在當地建有不少古厝,但近三、四十年來,隨著新店地區的開發,大坪林也高樓林立。十四張曾是大坪林最後一塊保有農業氣息的地區,然而為建造捷運環狀線、安坑輕軌線,包括十四張站及南機廠,開始土地徵收及重劃,拆毀了不少古厝。劉氏遷台第六代子孫劉啟群等家族成員,為搶救古厝聚落免被拆除,於二○一一年聲請法院假處分;後經文資審定結果,劉氏家廟(啟文堂)、劉氏利記公厝、大坪林劉氏文記堂,因歷史悠久,建築具有特色,分別被登錄為新北市歷史建築。但因三者相隔三、四百公尺,新北市政府乃考慮拆除後異地重組,構成一座十四張歷史建築園區,藉此見證劉氏一族開墾北台的歷史。從二○一一年開始,三棟古厝分別登錄為歷史建築,接著拆遷、重組,再到二○二四年四月三棟古厝重組完成,耗時達十三年的十四張歷史建築園區,現已成為新店民眾了解鄉土變遷及歷史發展的休閒文化園區。園區本身分布呈三合院形式,進大門後有一極大廣場,右邊是利記公厝,左邊是文記堂,大廣場正面即劉氏家廟(啟文堂),三者皆是請傳統匠師精雕細琢修復的歷史建物,透過剪黏、泥塑及彩繪等傳統技藝的檢修仿作,重現百年前的建築風貌。其中,劉氏家廟專門展覽劉氏家族的歷史脈絡和新店十四張開拓源流等史料,利記公厝和文記堂則不定期展出新北市傳統工藝匠師特展,每個月並有工藝講習等教育推廣活動。規模龐大且富歷史教育意涵的十四張歷史建築園區,將成為北台民眾假日休閒的好去處。 前一篇文章 【微物瑣談】繩結聯想 下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何處不交朋友】 謝謝良醫2025.08.1103善念是財富 也是幸福之道2025.08.1004智利佛光山 祝福寶寶平安成長2025.08.1205【閃文集】黃金杯2025.08.1206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7想念2025.08.1008【論愛談情】把愛說出口2025.08.1209盧秀燕訪澳 倡星雲大師五和2025.08.1110奇特而神祕的白化動物2025.08.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走讀城鄉】孫運璿紀念館 由安身之所到立命之處【走進大西南】中國西南民族的體質調查(下)【寰宇采風】阿爾罕布拉宮 的美麗與哀愁【佛門覽勝】章嘉大師紀念堂【書藝心語】認真【大江南北】尋訪蘇州耦園 作者其他文章【走讀城鄉】孫運璿紀念館 由安身之所到立命之處【走讀城鄉】望春風、傳族聲、傳萬世──李臨秋故居【走讀城鄉】除舊、復古、觀光──七堵彩繪街弄【走讀城鄉】《淡新檔案》發源地──戴炎輝故居【走讀城鄉】擁抱社區的當代建築──師大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