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新店十四張歷史建築園區 ──見證劉氏北台墾拓史 文/丹青 |2024.08.28 語音朗讀 414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透過檢修仿作重現古厝風貌。圖/丹青劉氏家廟展現雕梁畫棟之美。圖/丹青利記公厝重現百年建築風貌。圖/丹青 文/丹青今年四月才落成並對外開放的「新店十四張歷史建築園區」,是北台地區規模最大的異地重建歷史建築群,總面積達五千六百平方公尺。此歷史園區位於十四張歷史公園旁,包括劉氏家廟(啟文堂)、劉氏利記公厝、大坪林劉氏文記堂三棟超過一百多年的古厝,也見證了劉氏家族墾拓開荒的一段歷史。乾隆十五年(一七五○),福建省泉州安溪縣劉世棠的四個兒子,與宗族、鄉親一起渡海來台。他們先在在艋舺、大稻程落戶,惜當時已無立足之地,乃溯新店溪而上,到今日大坪林十四張地區開墾。其後,劉氏家族投入山林開發、農耕、畜產,並參與政治與工商發展等事業,其產業曾擴展到十五份、景美、青潭、大崎腳、竹篙嶺、木柵、大稻程等處,在文山一帶堪稱富豪之家。劉家人才輩出,熱心地方公益,其家族從一八六○年代至日據時期,在台灣的政經、文化、教育、水利、宗教方面,都扮演了關鍵角色,當年追隨台灣巡撫劉銘傳的劉廷玉更曾入列《台灣列紳傳》;而台灣第一位本土培養的理學博士劉盛烈的祖先,也出自十四張。劉氏家族身為十四張最大戶,在當地建有不少古厝,但近三、四十年來,隨著新店地區的開發,大坪林也高樓林立。十四張曾是大坪林最後一塊保有農業氣息的地區,然而為建造捷運環狀線、安坑輕軌線,包括十四張站及南機廠,開始土地徵收及重劃,拆毀了不少古厝。劉氏遷台第六代子孫劉啟群等家族成員,為搶救古厝聚落免被拆除,於二○一一年聲請法院假處分;後經文資審定結果,劉氏家廟(啟文堂)、劉氏利記公厝、大坪林劉氏文記堂,因歷史悠久,建築具有特色,分別被登錄為新北市歷史建築。但因三者相隔三、四百公尺,新北市政府乃考慮拆除後異地重組,構成一座十四張歷史建築園區,藉此見證劉氏一族開墾北台的歷史。從二○一一年開始,三棟古厝分別登錄為歷史建築,接著拆遷、重組,再到二○二四年四月三棟古厝重組完成,耗時達十三年的十四張歷史建築園區,現已成為新店民眾了解鄉土變遷及歷史發展的休閒文化園區。園區本身分布呈三合院形式,進大門後有一極大廣場,右邊是利記公厝,左邊是文記堂,大廣場正面即劉氏家廟(啟文堂),三者皆是請傳統匠師精雕細琢修復的歷史建物,透過剪黏、泥塑及彩繪等傳統技藝的檢修仿作,重現百年前的建築風貌。其中,劉氏家廟專門展覽劉氏家族的歷史脈絡和新店十四張開拓源流等史料,利記公厝和文記堂則不定期展出新北市傳統工藝匠師特展,每個月並有工藝講習等教育推廣活動。規模龐大且富歷史教育意涵的十四張歷史建築園區,將成為北台民眾假日休閒的好去處。 前一篇文章 【微物瑣談】繩結聯想 下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7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光影紀事】 北門家政女學校之裁縫課 【時光隧道】 新芳春茶行:大稻埕飄茶香【走進大西南】 瀕臨失傳的東巴銅筆【行舟.運河──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沉浸式舟楫文化展】 千年水上之路【古典時節】古來才女命多舛【大江南北】鐵灶山石刻與法藏寺 作者其他文章【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走讀城鄉】台北文學館籌備處 嘉禾新村拾光屋二度掛牌【走讀城鄉】昔日台灣八景之首 ──旭丘指揮所【走讀城鄉】從瓦斯會社到後街文化 ──台北市電影主題公園【走讀城鄉】成美文化園:歷史古厝兼具庭園之美【走讀城鄉】海洋中心變身潮境智能海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