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小農
文/張敞
少女低著頭,緩緩走過磚紅色的人行道,忽覺穿越了隧道,這才抬起頭,眼前一片繁華。有心人支起棚架,架上垂墜著一串串深紅、淡粉的小花,滿開如華蓋;晚風吹拂,捎帶著夜香,和溫柔的低語:「既見君子,云何不喜?」
原來,是使君子。
使君子花色朝白、午紅、暮紫,朝顏夕改,隨著日照時間愈長,顏色愈深,外加攀援無法自立,文人視其「偽君子」;宋朝佚名詩人〈使君子花〉諷刺道:「竹籬茅舍趁溪斜,白白紅紅牆外花。浪得佳名使君子,初無君子到君家。」此花耐旱、抗汙,自強不息,怎會浪得君子虛名?再不濟,也是個強韌的生命戰士。使君子自在地搖曳,天寬地闊,它不打算活在別人嘴裡,最多和長喙天蛾夜談,聊些知心話。
謙謙君子,是花也是藥。《鏡花緣》中,才女蘭音肚腹膨脹,唐敖以使君子驅蟲。而《牡丹亭》裡,陳最良看出杜麗娘懷春成疾,說:「小姐害了『君子』的病,用的使君子。」再搭配酸梅,治思念辛酸,最後以「梔子仁」、「當歸」排毒,加起來恰是「之子于歸」。
美好情緣確實是一帖「良方」,既消渴,也熨貼身心,但自身幸福,總不能一味仰賴他人做藥引:還是讓自己成為美好的人吧!善待身心,用心過好每一天,即便良緣未至,依然要活出繽紛的色彩,飄送淡淡幽香。